
包邮中国历代海路针经:全两册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5963796
- 装帧:盒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2-01
- 条形码:9787535963796 ; 978-7-5359-6379-6
本书特色
•入选《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入选《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
•入选《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项目》
本书出版的意义及重要性•中国自秦汉以来即有远洋海路记载,比起西方航海文件要早许多年。而且,中国是指南针的发明者,宋代便已用罗盘导航,是*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元代开始有航路指南记录,明代更有了专门的针经著作。这些珍贵的文献和典籍,讲述了航海技术的应用、海路开拓、航海方略及针路往来,较详细地记录了中国东海、南海等海域的情况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发展。
•撰辑所有这些海路、海图、针经,既展示了古老的中华海洋文明,呈现了先民们发现、经营东海南海诸岛的成就,也弘扬了对外航海开拓、交流合作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使文化遗产能世代流传,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1.角度新颖,意义独特
为使国人对祖先有关航海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能够珍视并继往开来,且为保卫海疆提供*原始、*珍贵的史料,本项目集合了海峡两岸和香港众多学者,耗时长达7年,全方位研究古代汉籍,着重选取与海路、针经及与航行密切相关的内容,原书有附图的也尽量予以收录,并对180万字的古籍原文加以点校,凡地名等均加专名号,便于后辈及广大读者阅读和继续研究。
2.搜罗宏富,规模巨大
本项目集录了先秦至清代现存全部有关海路行程及针经导航的珍贵史料,所搜图书共约160种,其中民间舟子船工的针经约45种(主要来自粤、琼、闽、浙)。全书收录450幅图片,古航海图就有200多幅。
3. 史料珍贵,全国*
其中极其珍贵的1幅彩色《明代东西洋航海图》全图和本次由该图切割的7幅细部彩图,以及彩色的《清代东南洋航海图》共122幅,是其他书籍所未曾拥有的。
•入选《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入选《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
•入选《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项目》本书出版的意义及重要性•中国自秦汉以来即有远洋海路记载,比起西方航海文件要早许多年。而且,中国是指南针的发明者,宋代便已用罗盘导航,是*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元代开始有航路指南记录,明代更有了专门的针经著作。这些珍贵的文献和典籍,讲述了航海技术的应用、海路开拓、航海方略及针路往来,较详细地记录了中国东海、南海等海域的情况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发展。•撰辑所有这些海路、海图、针经,既展示了古老的中华海洋文明,呈现了先民们发现、经营东海南海诸岛的成就,也弘扬了对外航海开拓、交流合作的“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使文化遗产能世代流传,促进对外文化交流。
1.角度新颖,意义独特
为使国人对祖先有关航海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能够珍视并继往开来,且为保卫海疆提供*原始、*珍贵的史料,本项目集合了海峡两岸和香港众多学者,耗时长达7年,全方位研究古代汉籍,着重选取与海路、针经及与航行密切相关的内容,原书有附图的也尽量予以收录,并对180万字的古籍原文加以点校,凡地名等均加专名号,便于后辈及广大读者阅读和继续研究。
2.搜罗宏富,规模巨大
本项目集录了先秦至清代现存全部有关海路行程及针经导航的珍贵史料,所搜图书共约160种,其中民间舟子船工的针经约45种(主要来自粤、琼、闽、浙)。全书收录450幅图片,古航海图就有200多幅。
3. 史料珍贵,全国*
其中极其珍贵的1幅彩色《明代东西洋航海图》全图和本次由该图切割的7幅细部彩图,以及彩色的《清代东南洋航海图》共122幅,是其他书籍所未曾拥有的。
4. *资料,首次公布
作者团队经过多年搜集和研究,点校资料不断完善,并不断补充*发现和研究成果,书中含有从未刊布过或罕见的东海、南海针经近20种,包括首次公布的泉州的《源永兴宝号航海针簿》《山海明鉴针路》《石湖郭氏针路簿》,以及海南岛渔民在南海活动的《更路簿》等。
本项目是历代资料与*发现的“海上丝绸之路”资料的全面融合,便于中外学者对中国先秦至清代对外航海交通技术、历史及“海上丝绸之路”作整体研究。
5. 史料翔实,较佳佐证
本书对于中国古代东海、南海的史料尤其重视,迄今所知*早记载钓鱼岛的《(洪武)三十六姓所传针本》和诸多“使琉球录”所记的钓鱼列岛、舟子往来南海诸岛的史料,无不详列其中,并在“引书举要”中恰当勾勒,可见中国先民对这些领海岛屿的发现、开发和经营。资料翔实而不夸张,可作为中国海疆合乎历史真相的较佳佐证,去除不利外交往来的失实阐述。
6. 图文并茂,呈现历史
为充分展现中国古代海上交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本项目不仅有丰富的古航海图、古书影图,还在全书的前言、每篇的篇首语之中配置了精彩的图片。这些图片有出土的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木浆、西汉的独木舟、东汉广州陶船模型、南宋持罗盘陶俑、南宋量天尺、南海1号沉船上的古陶瓷和金戒指、铁锅等金属物件,有北宋浮水磁针模型、帆船模型、郑和船队模型,还有记录郑和下西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郑和行香碑,以及引导航海的广州港航标——怀圣寺光塔、泉州港航标塔——六胜塔,记录海上交通的大事件徐福东渡、康泰南交、法显取经、义净西航、鉴真赴日、圆仁入唐、奉使高丽、汪大渊航海、谢清高漫游的雕塑、书画等,并且由设计师设计成独特的画面。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海路针经》共180万字,450幅图,萃取160种资料点校而成。是秦至清代所有海路行程、针经导航之空前大全集,其中有从未刊布过或罕见的东海、南海针经近20种,包括钓鱼岛、南海诸岛的原始记录,如迄今所知早记载钓鱼岛的《(洪武)三十六姓所传针本》、近年在牛津大学博物馆发现的《明代东西洋航海图》和耶鲁大学博物馆发现的《清代东南洋航海图》,以及首次公布的泉州的《源永兴宝号航海针簿》《山海明鉴针路》《石湖郭氏针路簿》,还有海南岛渔民在南海活动的《更路簿》等。 •书中还附有“民国以来的针经—更路簿提要”“古代针路往来港口地名表”“南海诸岛中外及民间名称对照表”“中国古代海路交通大事表(前6000—公元1912)”。 •全书分秦至宋、元明、清代共上中下三篇,每篇开首均有介绍性前言。1912年后作品一般不收,但其提要酌情收入附录。全书分上、下两册,以中国史学界划分古代、近代的1840年为分界线,令上下册份量大致相当。 •全部引文用繁体(正体)排版,只标点(包括专名号),不注释。每一专有资料均附【引书举要】或【按语】,列出作者、书名、卷数、引用版本或版权所属,并对相应的航海大事件进行勾勒和评价。凡原书或原编者所附文字,用( )号表示;本次编订或说明则用[ ]号表示。□表示原书缺字。
目录
作者简介
陈佳荣——著名海外交通史专家。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编审、高级经理,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终身顾问。编著《历代中外行纪》荣获“2009年度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渡海方程辑注》荣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
朱鉴秋——著名海图专家。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教授,原中国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编著《新编郑和航海图集》《百年郑和研究资料索引(1904—2003)》,参编《渡海方程辑注》(荣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等。
-
发电厂电气部分
¥34.6¥58.0 -
植物进化的故事
¥19.9¥59.0 -
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
¥44.5¥58.0 -
数控车工
¥5.9¥11.5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82.6¥118.0 -
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与维护决策技术
¥63.4¥79.0 -
手术机器人导航与控制
¥127.4¥169.8 -
射频干扰袖珍手册
¥18.4¥29.0 -
汽车车身构造与修复
¥30.7¥45.0 -
群目标分辨雷达初速测量技术
¥42.4¥69.0 -
秸秆挤压膨化技术及膨化腔流道仿真研究
¥40.6¥55.0 -
NVH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
¥109.7¥159.0 -
电力系统分析
¥23.8¥38.0 -
继电保护原理
¥30.4¥49.0 -
不确定条件下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应用
¥60.4¥99.0 -
船舶分段装配
¥58.6¥80.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退化系统剩余寿命智能预测技术
¥54.4¥89.0 -
火星探测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59.8¥98.0 -
美军联合作战弹药保障
¥35.8¥58.0 -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系列丛书 工程结算与决算 第2版
¥37.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