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八品)

包邮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八品)

1星价 ¥14.7 (3.2折)
2星价¥14.3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75716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787×1092 1/16
  • 页数:18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534757167 ; 978-7-5347-5716-7

本书特色

皮影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对研究中国的历史、戏剧、美术、民间文学、民俗以及宗教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从具体的方面来说,它对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家具与室内陈设、服饰、生活用品、兵器以及交通工具。也提供了非常丰富、形象的资料;作为一门艺术,其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和深邃的。皮影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肯定,更有待于人们从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关推荐: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全8册) 中国影戏的剧本形态叙论/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 滦州影戏研究/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 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 中国影戏的演出形态 海峡两岸潮州影系研究 关中影戏叙论

内容简介

《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影戏与民俗》一书中“影戏”所指称的是流布在我国民间的一种特俗的戏剧艺术,即指艺人操纵用畜皮、硬纸等不同材质制作的影人,利用光源将影人之形象投影到影窗上进行说上,并配以音乐伴奏,进而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本书介绍了中国影戏的请戏习俗、演出习俗、行规、起源、形成传说的民俗解读、影戏的民俗文化功能等内容。

目录

绪言
节 中国影戏与民俗关系概说
第二节 中国影戏与民俗研究综述
第三节 几点说明
章 中国影戏的请戏习俗(上)
节 影戏与民间庙会
第二节 影戏与中国传统节日
第三节 影戏与农业丰产祭祀仪式
第四节 行会戏
第二章 中国影戏的请戏习俗(下)
节 影戏与人生礼仪
第二节 其他请戏名目
第三节 影戏的“写戏”
第三章 中国影戏戏台及其相关习俗
节 影戏的固定戏台
第二节 临时戏台
第三节 影戏戏台相关习俗
第四章 中国影戏的演出习俗
节 演出程序
第二节 影戏的“例戏”
第三节 影戏的散场
第五章 中国影戏的行规
节 师承习俗
第二节 戏班习俗
第三节 影戏艺人特殊的交流方式
第六章 中国影戏起源、形成传说的民俗解读
节 行业神崇拜
第二节 “观音传说”的民俗解读
第三节 “王宫传说”的民俗解读
第七章 中国影戏与信仰民俗
节 佛教与中国影戏的发展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影戏的发展
第八章 中国影戏的民俗文化功能
节 巫术功能
第二节 心理调适功能
第三节 教育、教化功能
结束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跃忠,男,湖南永兴人,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法学(民俗学)博士学位,同年评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中国文化概论》《民俗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戏曲与民俗文化,主持*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多项。出版专著《灯影里舞动的精灵——中国皮影》、《中国影戏与民俗》、《财神》等6种,在《中华戏曲》、《民俗曲艺》(台北)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中国古代博戏文化”等2套丛书,参编《民国间古代文学研究名著导读》等教材2部,曾获山西省教育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