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精)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八品-九品)
蒙古帝国的兴起构成了全球史的一隅,14世纪中期帝国的衰落同样在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东北亚作为蒙古帝国重要的一部分,理解其发展进程对于我们认识蒙古帝国的性质和14世纪中期新出现的“后帝国”时代大有裨益。全书介绍了东亚大陆上的势力版图,如东部的高丽王朝、中南部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013960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434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20139601 ; 978-7-5201-3960-1
内容简介
进入14世纪,蒙古帝国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随着蒙古帝国的式微,出现了大范围的骚乱。本书对蒙古帝国衰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勾勒了14世纪60年代东北亚各方势力,即帝国皇室、高丽王室、中原地方武装和叛军首脑在跌宕起伏、暗潮汹涌的风云中此消彼长的变迁过程。
目录
章 东北亚与蒙古帝国
第二章 回光返照
第三章 高丽与大元兀鲁思
第四章 红巾军战争
第五章 风口浪尖
第六章 战后
第七章 高丽新君
第八章 广角镜
结语
注释/参考文献/索引
节选
14世纪蒙古帝国
至14世纪中叶,蒙古帝国的辉煌岁月已经过去几十年。蒙古政权起初在大草原的时候就具有灵活变通的特点,譬如,强调地方自治,随时调整蒙古贵族之间的利益平衡。即使是在13世纪60年代蒙古疆域“解体”,出现较大的自治兀鲁思(如罗斯钦察草原上的金帐汗国和西亚的伊尔汗国,中亚的窝阔台和察合台汗国)之后,税收、户籍登记、分封仪式、收入分成等官僚实践为帝国提供了松散的结构性统一体。蒙古在促进欧亚大陆的人员往来、物资交换和信息交流方面,确实是实至名归,因为即便在蒙古统治烟消云散后,许多后续政权(从中原到波斯)仍沿袭了蒙古政权的这一结构和惯习。
至14世纪30年代,蒙古帝国治下的欧亚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紧张状态。伊尔汗国国王不赛因死后由于没有继承人,旭烈兀系继承权终结了。由此,激烈争夺政治正统以及为获得对今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统治权的暴力冲突拉开了序幕。14世纪初,16蒙古内部的钩心斗角终结了窝阔台家族的统治。13世纪后半叶,海都(1236—1301)的成功令人瞩目,大大改善了窝阔台家族的命运。不过,在1307年的时候,窝阔台家族大部分成员归顺了察合台系。至14世纪中叶,察合台系家族的势力范围仅仅限于新疆,但即便如此,其统治也日益遭到猛烈攻击。而金帐汗国的权威虽然在14世纪遭到挑战,但其对罗斯公国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5世纪。如接下来的章节所述,至14世纪30年代初,大元兀鲁思遭遇了一连串自然灾害、国内战乱和地方叛乱的打击,但直至元朝末年,蒙古政权在东亚地区的领导地位始终没有被撼动,或者说,始终令人刮目相看,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元朝的后岁月
众所周知,在13世纪,蒙古首先征服了女真金国(1115—1234),随后征服了南宋王朝(1127—1279)。对此,本文不再赘述。关于蒙古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位时期(1260—1293),宋朝的领土全部纳入蒙古帝国的版图。那些在过去从未臣服过汉人统治的周边地区也被纳入大元兀鲁思的版图。与过去相比,除满洲、蒙古、西藏地区外,云南和山西西部绿洲地区也开始与汉人交往,与中原经济中心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蒙哥(1251—1259年在位)和忽必烈等蒙古大汗都努力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收入的控制,但相对而言,蒙古并没有直接统治地方。一般情况下,地方统治者往往通过正式归顺和分封仪式纳入蒙古政体,他们可以留在当地,只需向蒙古朝廷上缴贡物和赋税,承担徭役,就可以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蒙古大汗并不热衷于将其宗教信仰、社会习俗或文化取向强加给地方百姓。
作者简介
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美国柯盖德大学何鸿毅家族基金讲座亚洲研究暨历史教授、富布莱特(Fulbright)学术交流基金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蒙古帝国史、军制史以及近代东亚的外交实践等。著有《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匪徒、宦官与天子:明中期的政治叛乱与经济暴动》、《明朝宫廷的尚武展示》、《乱中求治:韩国理学家郑传道及其时代》等论著。
译者简介
李梅花,延边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首届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杜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跨国人口流动。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