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学习曲艺
读者评分
3.5分

包邮教你学习曲艺

1星价 ¥8.2 (3.4折)
2星价¥7.7 定价¥2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三星用户)

写得皮毛,不够详细

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2014-04-04 19:41:36
0 0
yip***(三星用户)

太过于泛泛了

书的内容很是一般。

2014-03-25 22:06: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50726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0-04-01
  • 条形码:9787805072661 ; 978-7-80507-266-1

本书特色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口才、曲艺和表演的*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陈列的*佳版本

内容简介

1.相声


相声是形式短小精悍、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常见的曲艺艺术形式。相声诞生在清代末年,是从口技演变而成的,曾在讽喻朝政、抨击时弊、传播知识以及开展文娱活动上起过积极的作用。*初,人们把口技叫“像生”,由演员在布帐子里面暗场表演。后来才改成与观众面对面的明场表演。《红楼梦》第三十五回里提到薛宝钗对薛蟠说:“你不用做这些像生子……”,说明乾隆时代就有了口技表演了。清代把明场表演的回技改称“像声”,一般由演员边学口技边说笑话。以后就正式改称“相声”了。


相声的种类


相声可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大类。


1.单口相声。单口相声顾名思义是由一个演员单独表演的相声。它以“说”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叙述情节的来龙去脉时,多采用反问式的手法。代替观众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给以解答。单口相声一定要有精练的词句、幽默的情节,切忌语言拖拉、平铺直叙。


2.对口相声。对口相声是相声形式中*常见的一种,由甲乙两个演员对说,甲为“逗哏”,乙为“捧哏”,两者紧密而巧妙地配合表演,在一句扣一句的幽默对话中,抖出了“包袱”,收到了艺术效果。


3.群口相声。群口相声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演员表演的相声。它除了对口相声所有的“逗哏”和“捧哏”外,又增加了一名或多名角色——“泥缝儿”。三者之间可以各自分担一定的责任。当然,三者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对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的表演更加细腻,结构更加严谨,气氛更加热烈。


相声的结构


一段相声和一篇文章一样,要求情节紧凑、人物鲜明、语言精炼,讲究起承转合,叙述、说理、争辩也要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一篇完整的相声作品,由开头到结尾,要求步骤分明,节节上升,推向高潮,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相声本身有一些习惯用语:一段完整的相声段子叫“一块活”,一段相声的开场白、前言叫“垫话儿”(铺垫的闲话的意思)。从“垫话儿”转入正文叫“人活”。正文也叫“正活”。一段相声的结尾叫“攒底”。“一块活”的结构分开头的“垫话儿”、中间的“正活”和结尾的“攒底”三个部分。过去曾有把“垫话”后的开头叫“瓢把儿”的说法,实际上“瓢把儿”有没有都可以。“垫话儿”有长有短,有的能发展成独立小段,有的能衍成一段相声。它的安排和运用必须由远到近、由被到此,以有助于联系作品的主题。传统相声的“垫话儿”有的像一顶帽子,放在哪段相声段子前头都可以。新相声的“垫话儿”已成为“正活儿”的必要组成部分。

目录

书名页
前言
1.相声
2.小品
3.评书
4.评弹
5.数来宝
6.山东快书
7.快板书
8.天津快板
9.对口词
10.群口词
11.锣鼓词和锣鼓快板
12.三句半
13.双簧
14.莲花落
15.马灯调
16.天津时调
17.宁波走书
18.山东琴书
19.贵州琴书
20.安徽琴书
21.锣鼓书
22.东北大鼓
23.凤阳花鼓
24.胶东大鼓
25.湖北大鼓
26.西河大鼓
27.海安花鼓
28.萍乡春锣
29.恩施扬琴
30.四川金钱板
31.二人转
32.绍兴莲花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志远,主编很多有关于成长、励志的书籍,为很多人在成长阶段起到很好的鼓励以及把握自己的方向,他所编辑的书籍给人很好的照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