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1011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313101129 ; 978-7-313-10112-9

本书特色

《双城记(京沪众生素描)》编著者郑也夫、陈映芳。
北京与上海,当今中国内地的两个超级城市,它们在这二十多年中神奇变幻的景象,早已为各种媒体的受众所熟悉。而读者们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则是这两个大都市中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以及生活场景。
“城市化”、“城市发展”,在经历了被呼唤被期待的喧嚣历程之后,如今已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并支配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变迁不似文学故事般浪漫,今天我们看到的城市图景,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当以迪拜为代表的*新魔幻版城市在全世界面前惊悚登场之后,当2012年夏日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城成为泽国之后,现代城市的图腾正在失去先前的光环和信徒。而有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妙承诺,在中国,一如残存于墙壁上的老口号,留给大多数普通生活者的,是难以明言的复杂况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上海的两位著名社会学家精心组织学生对这两个中国特大城市做社会调查报告的汇编。

目录

双城记:生活还在继续(代序一) 吾侪心与智,大象腿与尾(代序二) 北京篇 背起房子去上学——北京为子女教育而置业家庭的调查 北大做生意的学生 北京社区地下室外来打工者住房调查 北京护工群体调查 白领摆摊现象调查 灰色的艺术——北京电影厂门前入力市场调查 在北京雕刻时光——一个灵川修表匠的生活史 虚拟灵魂的雕塑大师——网络写手 北京小吃的传承与发展——走访“西德顺”爆肚王 五道口服装市场 走近“啃老族” “换房旅游”调查 上海人在北大 上海篇 城市中心的“孤岛”——上海中心城区老弄堂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家门口的世博会——世博浦西园区周边居民调查报告 上海“新天地”娱乐业服务员居住生活观察报告 上海涉外保姆个案调查帅满 上海南站“红帽子”搬运工观察报告李敏 272 民工子女学校刘老师——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现状一瞥 上海烟杂店的过去和现在 流动售货摊经营主的生存状态 上海书报亭店主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独立书店:照亮书店业的一束光——关于四家独立书店的调查 “涂鸦”在上海:被展示的海派文化 场域内的狂欢——Mao L,ivehouse Shanghai观察手记 因为有爱,我们Play——Cosplay文化之上海coser的观察报告 临汾街道的消费与人际交往 城市新职业——网格监督员
展开全部

节选

《双城记(京沪众生素描)》编著者郑也夫、陈映芳。
北京与上海,当今中国内地的两个超级城市,它们在这二十多年中神奇变幻的景象,早已为各种媒体的受众所熟悉。而读者们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则是这两个大都市中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以及生活场景。
“城市化”、“城市发展”,在经历了被呼唤被期待的喧嚣历程之后,如今已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的眼前,并支配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变迁不似文学故事般浪漫,今天我们看到的城市图景,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当以迪拜为代表的*新魔幻版城市在全世界面前惊悚登场之后,当2012年夏日的一场暴雨让北京城成为泽国之后,现代城市的图腾正在失去先前的光环和信徒。而有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妙承诺,在中国,一如残存于墙壁上的老口号,留给大多数普通生活者的,是难以明言的复杂况味。

作者简介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著述与本书相近的有《城市社会学》《都市的角落》《众生的京城》 (均为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他主要作品有《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神似祖先》《信任论》等。
陈映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城市中国的逻辑》《“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主持编撰有《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城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直面当代城市:问题及方法》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