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达文传略-贵州革命英烈图传

包邮周达文传略-贵州革命英烈图传

1星价 ¥9.8 (6.1折)
2星价¥9.8 定价¥1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6029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2
  • 出版时间:2011-12-01
  • 条形码:9787545602982 ; 978-7-5456-0298-2

内容简介

  周达文(1903年1月3日 - 1938年4月13日)贵州省镇远县人。中共早期重要人物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在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以及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列宁学院等处学习和工作,担任过重要的党内外职务,受到中共中央、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器重,《斯大林全集》中的《给丘贡诺夫的信》就是写给他的;1938年在苏联“肃反”运动中被错误杀害。

目录

1名城山童
2“五四”先锋
3进入北大预科
4考入俄文专修馆
5在东方大学
6进中山大学
7向斯大林请教
8周达文与张锡瑞
9“江浙同乡会”假案
10伯力悲歌
11平反昭雪
大事年表
附录
乌云散 苍山现 光照万年
伍修权谈周达文情况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贵州革命英烈图传:周达文传略》:  小学堂设在一座寺庙里,正堂上神像依旧,但停了香火。福云与十几名同窗蒙童排成横排,先面向孔圣人像三叩首,再给堂长、老师三磕头。  镇远府初高两等小学堂按当时清朝廷参仿日本学制所制定的新学制,授课实行每周上课6天,星期日休息,每周课时在28课时至36课时之间。学堂所开设课程主要有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含笔算、珠算)、国文(文言文)、历史(含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地理(含中国地理、外国地理)、格致、图画、体操、乐歌、手工等。  周福云读小学期间,取学名“达定”,品学兼优。八年中他广泛接触了中学、西学知识,加厚了人文、自然科学积累,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初步的维新思想教育,为他上中学升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公元1908年初秋,达定的父亲周英从日本东京学成归国。他与同期同籍留曰学友乔运亨等从上海搭船,平安回到故乡镇远。  周英、乔运亨先在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专攻日语一年。当时东京成立有留日学生总会,湖南留日学生杨度(1874-1931,当时创编《游学译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会长,四川人吴玉章任干事。浙江、四川等省留日学生分别在东京组织了“浙学会”、“四川同乡会”一类学生组织。  1906年从弘文学院师范科毕业后,乔运亨就读东京法政大学,周英同期考入东京一所大学外国语言文字科专攻英语。两人1908年初秋学成归抵故乡镇远。  返里后,镇远知府蔡同春(河南人,进士)任命乔运亨为镇远劝学所首任所长兼镇远府官立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该校创办于东仓坪(原文明书院旧址),由原镇远明德中西学堂改建而成。周英应乔运亨聘请,在故乡镇远官立高等小学堂任教师,教授英语等课程。周英同时重视在家教授儿子达定学好国文、英语等课业,为儿子打好文化基础。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冬天,达定9岁,读满了五年制的初等小学堂。翌年春季,升入学制三年的镇远官立高等小学校。这所高小建于卫城东门口燕矶西侧关帝庙内,解放后系城关第二小学校址。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春天,达定14岁,以优异成绩考入镇远实质中学。  镇远实质中学原名黔东实质中学,其前身依次为镇远明德中西学堂(1901年建,举人黄柏林任堂长)、镇远府属师范传习所(镇远知县吴祖悌1907年创办,校址在城东中和山东仓坪原文明书院)、镇远府七属中学堂(知府吴荫培1911年创办,举人黄耀琮任堂长,校址仍在东仓坪原文明书院)。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镇远乡贤潘敬三、董九如、谢子文等商请恢复中学,镇远县知事何裕如呈请省府批准成立黔东实质中学,校址改迁于卫城东郊周大街南端前清县学宫旧址,前清举人黄耀琮任校长。1914年5月23日开学,招生两个年级两个班计百余人,学生来自镇远、施秉、黄平、台拱、剑河、天柱、青溪、思县、玉屏、石阡等黔东道属27县,学制四年,不分初级、高级。  镇远实质中学校址县学宫,在镇远卫城东门外龙头山北麓一个峡谷平地上。校舍依山傍水,四周古木葱翠,一条清澈山溪弯弯东流,穿过周大街涵洞至香炉岩脚汇入湃阳河,前抵周大街围墙,后至圆坡头白岩一字岭。它远离闹市,近邻农家,鸟语花香,环境幽静,是学子读书的好去处。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