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97473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70
- 出版时间:2013-08-01
- 条形码:9787509747353 ; 978-7-5097-4735-3
本书特色
《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精)》由张大明著,从他的这本新著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左翼文学几近原生态的全部面貌:它产生的前因后果,它的发展变化,它的生存环境,它在内部的激烈争论(实际上是艰苦的探索),它对外部压迫的奋力抗争,它如何引进苏俄、日本等国外的文艺理论(存在教条主义倾向,亦步亦趋,又往往慢上半拍),如何借鉴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在自身的创作中怎样为人民大众呐喊呼号,却又在其中夹杂许多标语口号(显然这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再者,从大块文章到边边角角,包括编者按语、图书广告等,林林总总都在书中鲜活地呈现出来,并且不是明日黄花的简单复制,而是用现代思维重新审视梳理或曰“克隆”之后的创造。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文学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 本书以编年的形式,以丰富、全面、系统、准确的史料为根据,讲述中国左翼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时间跨度从l920年到l932年,这期间左翼文学经历了从酝酿、发展到高潮,到遭到国民政府镇压跌入低谷,再因形势变化再次崛起的过程。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左翼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学翻译作品,社团、思潮流派、运动、论争,甚至新书广告,包罗万象。 作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曾担任沙汀的秘书长达10年,与周扬、阳翰笙等多位左翼文学前辈有比较亲近的工作关系,并因编写《左联回忆录》与当时健在的大多数左联成员有过通信来往。编写左翼文学历史的心愿,从作者构思选题到查阅准备资料、写作完成,历经了20余个春秋,终于以本书的形式得以完成。 本书是作者“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书系”著作中的第五本,也是*后的一本,是压轴大戏。 是信史,是力作。
目录
序一
序二
开篇说明
上篇 革命文学(1920~1927年末)
本篇要略
本篇正文(1920~1927年末)
对劳动阶级要有十二分的同情建设第四阶级的诗歌
高尔基
文学与马克思主义
布尔什维克与文艺劳农俄国的文艺
《国际歌》汉译
《中国青年》及《民国日报》附刊《觉悟》上的急进声音
佛理契的艺术社会学
安德列耶夫《红笑》
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
……
中篇 普罗文学(1928~1929年秋)
下篇 左翼文学(一)(1929年秋~1931年春)
下篇 左翼文学(二)(1931年4月~1932年底)
后记
本书征用报刊目录
本书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张大明 1937年2月生,四川射洪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30年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现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63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63年9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该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代表作有:《三十年代文学札记》(专著)、《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专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合著)、《关于左联时期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论文)、《现代派在中国文坛》(论文)等。作品文集 著有文集《踏青归来》、《三十年代文学札记》、《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阳翰笙评传》(合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合作)、《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报告文学《绿水泱泱沱酒香》(合作),主要编著有《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合作)、《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小说卷》(合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主要主持人之一。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