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4404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111440413 ; 978-7-111-44041-3

本书特色

《对冲基金经理回忆录》是关于一家对冲基金的兴衰史。从2002年成立霍尔特基金起,到2008年2月将全部外部投资返还给投资人,这6年的经历将作者的精神和忍耐力都拉扯到了极限。拉尔斯·克罗耶想通过这本书将管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酸甜苦辣呈现给世人,尤其是在这段时间里,对冲基金已经从一个相对晦涩的专业名词逐渐变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对冲基金行业原本是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复杂世界,但本书通过精细而引人入胜的讲述让我们了解了一家对冲基金内部那些讳莫如深的工作。 ——石川哲也《我是怎么造成信贷紧缩的》的作者 我从头到尾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其全部内容。众所周知,对冲基金行业并不出产平庸之辈,而这本书中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也恰恰是这一点的很好证明。 ——安德鲁·施莱弗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不需要什么煽情的内容,拉尔斯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实事求是地记录了成立并运行一家对冲基金的全部体验。 ——尼尔·威尔森 《欧洲对冲》杂志编辑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对冲基金的发展史及对冲基金经理的奋斗史,它揭开了笼罩在二者上的神秘面纱。虽然拉尔斯的个人经历在这个行业中算不上出众,但他的视角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德鲁·迪克林迪克森资本管理公司的执行合伙人

内容简介

  虽然对冲基金行业已经从主要投资于美国资产的小众投资工具,演化至全球万亿美元的投资舞台,但它却依旧不公正地被世人描绘成一个充斥着这各种投机取巧者和麦道夫式骗子的土匪窝。    但请大家先忘记那些道听途说而来的东西,因为下面我要讲述一个有关一家对冲基金的真实故事。   本书记录了2002年~2008年问——那是整个对冲基金行业*繁荣的年头一——家设在伦敦的对冲基金从诞生、到获得表面上的繁荣、再到*终关闭的全过程。拂去笼罩在对冲基金上的光环之后,这实际上是在一个泡沫的年代,一个充满泡沫的行业在一个虚浮的城市中的传说。其中的故事讲述了一群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如何去达到一项似乎不可能完成目标——战胜市场。虽说随失败而来的代价是非常痛苦的,但成功后的巨大奖励却是难以估量的。

目录


致谢

前言
**部分 霍尔特基金的诞生
 第1章 化蛹成蝶
 第2章 放手一搏
 第3章 基金成立
 第4章 漫漫征途
 第5章 艰难起步
第二部分 事业从此起步
 第6章 米奇基金
 第7章 实现飞跃
 第8章 拜见大佬
 第9章 初具规模
 第10章 公司扩张
 第11章 积极投资
 第12章 寻常一天
第三部分 奋斗在**线
 第13章 背景调查
 第14章 伦敦喋血
 第15章 独门秘技
 第16章 成功人士
 第17章 亦友亦敌
 ……
第四部分 快速沉沦之殇
展开全部

节选

《对冲基金经理回忆录》是关于一家对冲基金的兴衰史。从2002年成立霍尔特基金起,到2008年2月将全部外部投资返还给投资人,这6年的经历将作者的精神和忍耐力都拉扯到了极限。拉尔斯·克罗耶想通过这本书将管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酸甜苦辣呈现给世人,尤其是在这段时间里,对冲基金已经从一个相对晦涩的专业名词逐渐变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作者简介

  拉尔斯·克罗耶【Lars Kroijer)是霍尔特基金的CE0。霍尔特基金是一家主要从事特殊事件套利的伦敦对冲基金,它成立于2002年,但在2008年春向外部投资人返还了全部的资本。在成立霍尔特基金之前,拉尔斯曾在HBK投资公司的伦敦办事处从事特殊事件交易(speciaI situations investing)和事件驱动套利(eVent—driven arbitrage)。在之前他还曾任职于一家专注于价值分析的对冲基金——SC基本面公司,以及瑞德公司的纽约投行部门。   拉尔斯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哈 佛商学院获得了MBA学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