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

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

1星价 ¥33.6 (7.0折)
2星价¥33.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262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010126227 ; 978-7-01-012622-7

本书特色

“海峡两岸文化发展丛书·闽台文化关系篇”是以闽台为中心,以文化为重点,来论析两岸关系的一套系列研究论著。本书是其中分册《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是一本研究闽台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专著。首先论述了客家民系的酝酿与形成、发展,其次细致地勾勒了客家人从大陆原乡向台湾迁徙的历程,*后探讨了客家文化在原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及其在台湾的传承与变迁情况。本书由谢重光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扼要阐述福建与台湾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专著。首先论述了客家民系的酝酿与形成、发展,着重论述了闽西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其次比较细致地勾勒了客家人从大陆原乡向台湾迁徙的历程,台湾客家人的分布情形与艰苦创业历程,尤其对学界比较忽略的汀州客、漳州客和福佬客问题做了探讨,对于台湾客家人的抗日斗争史、当代台湾客家人杜甫社会抗争运动也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后探讨了客家文化在原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及其在台湾的传承与变迁情况。本书结构严谨,材料翔实,文字流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绪论 **章 客家民系的酝酿 **节 赣闽粤结合部的特殊环境 第二节 唐以前赣闽粤边区的原住民及其文化 第三节 中原与江淮汉人的南迁 第四节 盘瓠蛮的南迁 第五节 移民与土著的斗争和融合 第二章 闽西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节 宋代汀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定光佛信仰的形成与传播 第三节 风声气习,别是一方 第四节 宁化石壁——客家族群自我认同的符号 第三章 元明清闽西客家社会的变迁 **节 宋末元初福建人民的抗元斗争 第二节 族群互动中客家民系的发展 第三节 客家人对闽西、闽西南边缘地区的开发 第四节 宋元明清闽西客家人的文化成就 第四章 祖国大陆客家人移民台湾 **节 客家基本住地向粤东的扩展 第二节 容家人迁台过程 第三节 客家人渡台的方式和路线 第四节 台湾客家人的分布状况 第五节 汀州客、漳州客与福佬客问题 第五章 台湾客家人的艰苦创业历程 **节 台湾客家人的垦荒事业 第二节 闽客械斗与义民问题 第三节 与土著民的斗争和融合:“平埔客”和“客平埔”问题 第四节 台湾客家人的抗日斗争 第五节 当代台湾客家人的抗争 第六章 福建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 **节 服饰与饮食 第二节 典型民居 第三节 多神崇拜 第四节 奇特民俗 第五节 山歌与船灯戏 第六节 宗族形态 第七节 劲健质朴的民性 第八节 耕读传家 第九节 几种比较重要的思想观念 第七章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变迁 **节 客家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 客家文化的变迁 第三节 台湾客家文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谢重光,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区域民族与族群历史文化、客家学、佛教社会史等。曾赴美国、日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讲学、担任客座教授,多项成果获得中国图书奖及教育部、福建省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福建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已出版学术专著24部,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