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品相不错下次继续光顾

2021-03-15 20:10:14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3083418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76
  • 出版时间:2003-05-01
  • 条形码:9787530834183 ; 978-7-5308-3418-3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部温病学专著。书成于明崇祯壬午年。全书分上、下两卷。

目录

卷上
原病
温疫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下后脉复沉
下后脉复沉
邪气复聚
下后身后热
下后脉反数
因证数攻
病愈结存
下格
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蓄血
发黄
邪在胸膈
辨明伤寒时疫
发斑战汗合论
战汗
自汗
盗汗
狂汗
发斑
数下亡阴
……
卷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有性   明代医学家。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居于太湖纲庭山。精医术,尤擅长温病。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疫,死者枕藉,人多以伤寒治法治之而不效。有性怀革新之思想,推究其病源,察其传变。认为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温非暑,而是由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或称疠气、杂气,与伤寒不同。其病系口鼻内,伏于膜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戾气具有特适性、偏中性,乃指某种动物于某种戾气有亲和力,而其他动物则不病;对侵入的某一动物的一种器官有亲和力,则不侵犯其他器官。而戾气之侵入是否有发病之可能,则与机体之强弱相关。此论点于吴氏之著作《瘟疫论》中表达无遗。另又提出其特殊的“三消”、“达原”等疗法,以治疗瘟疫证。其学说为后世所推崇,亦是后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现《瘟疫论》有多种版本行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