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和画谱》中的缺位-米芾绘画艺术问题考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宣和画谱》中的缺位-米芾绘画艺术问题考

1星价 ¥16.3 (6.5折)
2星价¥16.3 定价¥25.0
商品评论(2条)
che***(三星用户)

很好的书,很喜欢

很好的书,很喜欢

2021-02-27 19:55:27
0 0
lis***(三星用户)

艺术比较论

从米芾入手,对中国画论、艺术论进行了梳理比较。总体还行。

2014-11-25 11:18:4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94094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3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49409457 ; 978-7-5494-0945-7

本书特色

李永强所著的《宣和画谱中的缺位--米芾绘画艺术问题考》是目前为止,学术界研究米芾角度*为新颖,且极具深度的著作。它解决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悬案,即宋代*具权威、收录甚详的《宣和画谱》为什么没有收录米芾;为什么米芾没有一幅绘画作品流传于世;为什么明代之前对米芾绘画艺术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式的批评,而明代之后就变为一边倒式的推崇;为什么《宋史》记载米芾是“绘画艺术乱真不可辨”,而早于《宋史》的蔡肇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的记载却是“书法艺术临摹至能乱真”。此书还阐释了在历史的发展中,米芾如何完成了从“书法家”向“画家”身份的完美转变。

内容简介

  这八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也是笔者对米芾绘画问题的深刻思考与研究。   米芾的绘画问题还是要回归到属于他的宋代才能予以澄清,因此,在此课题的研究中,笔者尽量不用或是少用宋代以后的历史文献与资料去研究,而是查找了很多宋代的笔记、小说、文集以及米芾的墓志,这样就避开了元代以后第二手、第三手资料的干扰,更容易把米芾还原到宋代历史当中,更容易看清米芾在宋代画史中的具体地位与绘画艺术状态。   笔者通过从“米芾绘画能力的考辨”、“米芾所作书画作品数量和所临摹书画作品数量的比较”、“米芾对书法和绘画的不同态度以及其绘画风格与院画之比较”三个方面对米芾的绘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与研究,*终发现米芾在宋代仅仅是一个初试绘画的书法家,其绘画成就不高,甚至不能称之为专业的画家。那么米芾在历史的演绎中又如何完成了从“书法家”向“画家”身份的完美转变呢?我认为原因有四点:其一,书画学博士头衔和其著作《画史》对后人的影响;其二,明代中后期文人画高度繁荣带来的影响;其三,董其昌的大力推崇;其四,明代以后,文人画家们“六经注我”式的再阐释。   米芾之所以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几乎所有的中国美术史、绘画史都设专门章节,不是因为米芾画得有多好,绘画成就有多高,而是在于他的绘画艺术思想与文人画艺术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米芾所倡导的艺术理论是文人画艺术的早期宣言,直接影响了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北宗论”以及明清文人画的发展与繁荣,其作为文人画艺术的嚆矢,在中国绘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录



**章 米芾的生平及其家人略考
第二章 《宣和画谱》的成书年代、作者以及与米芾之间的关系考
 **节 《宣和画谱》的流传
 第二节 《宣和画谱》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第三节 《宣和画谱》与米芾的关系
第三章 米芾在《宣和画谱》中缺位的原因
 **节 米芾绘画能力的考辨
 第二节 米芾所作书画作品数量与所临摹书画作品数量的比较
 第三节 米芾对书法和绘画的不同态度以及其绘画风格与院画之比较
第四章 米芾画家概念诞生的历史渊源
 **节 书画学博士头衔和《画史》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文人画高度繁荣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董其昌的大力推崇
 第四节 明代以后,文人画家们“六经注我”式的再阐释
 第五节 米芾画之众家题跋
第五章 米芾《画史》校注

晋画
六朝画
唐画(五代国朝附)
第六章 米海岳年谱补编
附录: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永强,河南郑州登封人。200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从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木先生攻读中国美术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孔六庆先生攻读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黄格胜艺术评传》、《、中国名画1000幅》、《美术鉴赏》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