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300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301230022 ; 978-7-301-23002-2
本书特色
去年也是在金秋时节,我们中不少朋友曾相逢在《亲疼》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上。大家畅叙心怀,沉浸在亲情的感悟与反思中。我至今记得与会者脸上的泪光,我们从每滴泪水中见到太阳的光辉。因为大家内心甚为隐秘的领地被触动了,那就是亲情。那次座谈会之后,一个新的选题便浮现出来,这便是现在刚刚出版的《孝·亲三部曲》。《孝·亲三部曲》是《亲疼》的扩展版,包括《亲疼》《亲缘》和《亲享》三本书。
内容简介
我们每个人*终都要面对亲人离去那一刻生与死的纠结,或早或迟自己也会有离开世界那一天,问题是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如何做到能拥享更多一些幸福、更多一些美好,能更少一些愧疚、更少一些遗憾,而那一刻到来时,又如何做到可以更少一些眼泪、更少一些感伤。 由《亲疼》、《亲缘》、《亲享》三部亲情文集构成的《孝?亲三部曲》,以原汁原味的心性表达,催人回归本源,启迪我们重拾生命里遗落的亲情,救赎正在淡漠的灵魂。 《亲缘》是作者继《亲疼》之后又一部感念亲情、乡情、友情的博文辑录。平淡如水的文字里,你会感受,亲缘,是感念血脉之亲的心缘,又是敬畏亲情敬畏生命的情缘,传递的是世间的温软。
目录
1 亲缘 (代序)
2 微博留住母亲生命*后六十天
3 走吧,走吧,母亲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4 与母亲是一生的缘
5 想让母亲再听听因她而写的文字
6 感念,会让我们不忘从何处来
7 梦回
8 从未叫过你妈妈
9 *是两毛钱压岁的温馨
10 早点回家
11 一声“叔”“姆”,一世的“老子”“娘姆”
12 珍重老人的自尊,是他们的尊严
13 冬至,怀念嫩姆
14 温暖
15 生日,不只是祝福
16 你的心情有人懂
17 你想我如我想你
18 一生感念
19 ( 没)看见
20 想请全村看场电影
21 机缘,是不经意间的心地交错
22 读报时间到了
23 乡情,是一杯醉不够的陈酿
24 虹桥头,生命的驿站
25 离不了的辣酱
26 早起,是挑水的时间
27 小学老师
28 每一天,都是生命里的唯一
29 校友邵老
30 我爱家乡的千岛湖
31 家有四猫
32 拥享平凡不容易
33 路
34 打不通天堂的手机
35 亲情,需要整理(代后记)
节选
去年也是在金秋时节,我们中不少朋友曾相逢在《亲疼》一书的出版座谈会上。大家畅叙心怀,沉浸在亲情的感悟与反思中。我至今记得与会者脸上的泪光,我们从每滴泪水中见到太阳的光辉。因为大家内心甚为隐秘的领地被触动了,那就是亲情。那次座谈会之后,一个新的选题便浮现出来,这便是现在刚刚出版的《孝·亲三部曲》。《孝·亲三部曲》是《亲疼》的扩展版,包括《亲疼》《亲缘》和《亲享》三本书。 读过《亲疼》的朋友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作品用近乎白描的语言,平淡、朴实,却有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作者王学武把稀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长河中、掩藏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平淡生活中的人生*宝贵的亲情打捞、提炼出来,让我们看到平淡生活中真正醇厚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所忽略、遗漏的。再版的《亲疼》增加了百名读者的“亲疼”感悟,更加体现亲情感念,相信会感染更多读者。 《亲缘》是王学武继《亲疼》之后又一部感念亲情、乡情、友情的博文辑录,平淡如水的文字里,你会感受亲缘是感念血脉之亲的心缘,又是敬畏亲情、敬畏生命的情缘,传递的是世间的温暖。而由王学武主编的《亲享》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家境的32位作者的文章汇集。以拥享亲情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传递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亲享,是亲孝于当下、享爱于亲在的亲情拥享。言为心声,是王学武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说,不得不表达。大家的写作风格各异,有激昂,有哀婉,有粗犷,有细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对亲情的珍视。发生在图书背后的故事,令阅读变得更加神圣,更加美好。当年迈的母亲对你说她疼你时,你会真真切切感觉到疼,这种疼可以传递。由一年前的《亲疼》到现在的《亲缘》《亲享》,都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疼的传递结果,由此唤起我们潜藏的爱,并传递给更多的人。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种相伴一生的情结。从来到世界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便与一种叫血脉的情愫相连。无论你走得多远,在梦想的天空飞得多高,那根叫亲情的丝线,总是远远地,或者近近地,牵着你的心。而那根牵着你的丝线,很久很久以后,不知不觉中又会牵着你生命的传承。由《亲疼》《亲缘》《亲享》构成的《孝·亲三部曲》,以原汁原味的心性表达,催人回归亲情、回归人性本源,启迪人们重拾生命里遗落的亲情,救赎正在淡漠的灵魂。
作者简介
王学武科技日报社主任记者,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64年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安川村,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初中毕业后曾回家务农,挣过半劳力工分,砍过柴,学过木工,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艰辛特别是父亲母亲的向善和坚韧,有深切的体会。1979年重新上学考上高中,之后上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电子报社、中国财经报社、科技日报社等机构任职。 艰辛生活的磨练和多年从业历练,从未忘记自己从何处来,信守向善,心存山村孩子的本色。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