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中华一百爱国珍遗系列·一百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包邮百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中华一百爱国珍遗系列·一百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1星价 ¥8.3 (4.2折)
2星价¥8.3 定价¥1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2702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39270265 ; 978-7-5392-7026-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百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寄望让孩子的心灵之镜更明亮,让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更美好!

内容简介

  《中华一百爱国珍遗系列:一百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精选了百项古代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从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建筑、纺织、手工、水利等方面进行论述,可以系统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脉络。了解,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而继承的不仅仅是这些成果,还应该包括不懈的钻研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开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华一百爱国珍遗系列:一百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一百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简洁生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读本。

目录

先秦时期
《夏小正》
陶器
望闻问切四诊法
《甘石星经》
青铜器
芍陂
漆器的发明
土木工具的改造和发明
指南针
都江堰
《考工记》
《墨经》

秦汉时期
长城
灵渠
《汜胜之书》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代田法与耕作技术的革新
二十四节气的制定
《脉经》
《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浑天仪与地动仪
造纸术的革新
《四民月令》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与五禽戏
魏晋南北朝
黄鹤楼
天下之名巧
《肘后备急方》
敦煌石窟
太阳与五星运动的新发现
《水经注》
《齐民要术》
“祖率”
《本草经集注》

隋唐时期
京杭大运河
赵州桥
《皇极历》
火药
大兴城
《大唐西域记》
布达拉宫
《茶经》
唐三彩
曲辕犁
《千金方》
《太衍历》
《唐本草》

宋元时期
活字印刷术
《武经总要》
《梦溪笔谈》
应县木塔
宋代瓷器
改良纺织术
《授时历》
卢沟桥
《王祯农书》
《西游录》
《洗冤集录》
拙政园
《医学纲目》

明朝
种痘防天花
《直指算法统宗》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徐霞客游记》
故宫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苏绣
郑和下西洋
天坛
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永乐大钟

清朝
《皇舆全览图》
《晓庵新法》
彩瓷制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
圆明园
理瀹骈文
《矿学真诠》
《海国图志》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一百爱国珍遗系列:一百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一百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引子  《:墨经》记录了后期墨家思想的精华,是战国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光辉记录,也是世界上*早的有关物理学基本理论的著作。墨子与《墨经》  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年少时曾学习儒家学说,因不满该学说中礼的繁琐,另立新说,聚众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大的一个学派。  墨子是一个制造机械的手工业者,精通木工。墨子一派人中多数是直接参加劳动的,接近自然,热心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他们把自己的科学知识、言论、主张、活动等集中起来,汇编成《墨子》。  《墨经》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约完成于周安王14年(公元前388年)。《墨经》有《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四篇(一说还包括《伏取》、《小取》共六篇)。《经说》是对《经》的解释或补充。也有人认为《经》是墨子主持编写,《经说》则是其弟子们所著录。《墨经》的内容,逻辑学方面所占的比例*大,自然科学次之,其中几何学10余条,专论物理方面的约20余条,主要包括力学和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伦理、心理、政法、经济、建筑等方面的条文。  《墨经》中有8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在力学方面的论说也是古代力学的代表作。对力的定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物体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大都来自实践。力学知识  《墨经》的力学知识是先秦著作中*丰富、*集中的。  对于物体的运动,书中给出了严格的定义,“动,或(域)徒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位置发生了移动,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这和现在机械运动的定义是一致的。《:墨经》认为静止是物体在某一时间限上处于空间的同一位置。书中还进一步讨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认为像射箭那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前进了很大距离,这种运动是十分明显的。而像人过桥那样,一步一顿,每一步都有短暂的静止,但就过桥的整个过程来说,静止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通过每一步的相对静止,完成整个过桥的运动。这种把静止放到运动中去研究的思想方法是十分深刻的。  《墨经》中关于力的定义是从人的体力概念引出的。《墨经》把人体叫做“刑”,也就是“形”,把人体通过举、持、掷、击等方式使运动转移变化的过程叫做“奋”。这样,它定义“力”是“刑之所以奋也”。这是说,“力”是人使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原因。在解释这一定义时,书中明确指出“力”和“重”是相当的,举起重物就是一种“奋”的表现。16世纪以前,欧洲的学者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比较而言,《墨经》中对“力”的认识则要先进得多。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