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三北造林记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6067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3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16606759 ; 978-7-5166-0675-9
本书特色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绿色长城,跨越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与古老的万里长城共同挽起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未来,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奋斗与梦想。
本书分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等采写)、走近造林英雄、改善生态的伟大壮举及附录四大部分,记录了三北地区建设美丽*国的辉煌业绩,展示了三北人民发展生态文明的感人历程。本书附赠多媒体数字出版物,包含视频110分钟,200多张照片,20多篇新闻作品,pdf版《三北造林记》。
内容简介
《“三北”造林记》特色: 国家引导,群众参与,三北人民间出了生态建设的中国道路。 顽强生存,追逐梦想,三北人民彰显了无愧时代的中国精神。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三北人民凝聚了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目录
李柯勇、白瑞雪、韩冰2
走近造林英雄39
改善生态的伟大壮举!27
附录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145
附录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大事记169
节选
在沙漠中植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快,他就把多年积蓄的100多万元全花光了,他就不信填不满这个无底洞,又把父亲留下的10间门面房变卖换来100多万元,也用于治沙造林。为了造林,他先后投入治沙资金250多万元,迅速从一位事业有成、小有资产的成功人士,变得一贫如洗,连吃饭、抽烟都要靠亲友资助,*窘迫的时候,他的口袋里只剩下50元钱。然而即便在如此的窘境下,张应龙还是“一根筋”,扎在沙漠里不回头。 “狂风能卷起戈壁上的沙土,却不能拔掉雪山上的一棵草;一个人的志气像根一样深深扎在心里,就不会随风飘摇。”正是矢志改变家乡生态面貌以造福后人的理想深埋在张应龙心里,才使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扔在沙漠里。 几年过去,这片沙漠在周围人眼里,一年年变绿了,而张应龙却变得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在他的身上,白领的影子已荡然无存。经过多年的磨砺,他同时也认识到,治沙绝不是他当初想象得那么简单,单凭一己之力支援,光靠几个人冲锋陷阵,想要完成浩大的生态工程,根本是天方夜谭。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与筹划,张应龙决定大干一场,他开始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沙造林。在张应龙的倡导下,“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于2004年成立了。他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在县城开设了协会办公室,办起了会刊和网站,并在北京和西安两地设立了联络处。仅以这个协会为桥梁纽带,他争取到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再加上社会捐助和他本人的资金,他又投入共计2300多万元用于治沙造林事业。如今,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已经发展壮大,现有团体会员50多个,个人会员1000多人。 ……
作者简介
张百新,山东人,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新华出版社社长、党组书记,曾主编《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共高层新阵容》等著作。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