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研究
1星价
¥8.5
(3.4折)
2星价¥8.5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4691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61469187 ; 978-7-5614-6918-7
本书特色
周毅编著的这本《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研究》为“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之一。本书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艺政策的制定、异同作出了准确的描述,梳理了国共两党文艺政策的建构、传播的历史脉络,揭示出两党文艺政策与文化领域、抗战文艺的复杂关系。历史性、整体性、复杂性的呈现是本书的亮点。
内容简介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研究》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艺政策的制定、异同作出了准确的描述,梳理了国共两党文艺政策的建构、传播的历史脉络,揭示出两党文艺政策与文化领域、抗战文艺的复杂关系。历史性、整体性、复杂性的呈现是《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研究》的亮点。
目录
绪论
**章 抗战文艺政策体系的建构
**节 国民党抗战文艺政策的形成过程
一、“要定文化于一专”:国民政府的图书审查制度
二、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孕育与诞生
第二节 中共抗战文艺政策的形成过程
一、局部抗战时期的中共文艺政策
二、“七七事变”到《讲话》之前的中共文艺政策
三、《讲话》:中共抗战文艺政策的核心文本
(一)《讲话》议题形成
(二)《讲话》文本细读
第二章 抗战文艺政策的传播
**节 舆论阵地与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一、“把这个家伙抓起来”:《中央日报》等刊物与国民政府舆论控制
二、“大众喉舌”:《新华日报》等刊物与中共舆论导向
(一)“死了心也不安”:令蒋介石伤透脑筋的“新华军”
(二)党报“四性”:《解放日报》改版与根据地报刊概貌
第二节 中共文艺政策在几大区域间的传播
一、“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根据地文艺整风与政策导向
(一)“吃饱饭骂党”:文艺整风的背景及原因
(二)“现在是臭狗屎了”:文艺整风进程与知识分子宿命
(三)“写文章不如挑大粪”:文艺整风的功利主义及得失
二、从《芳草天涯》论争谈《讲话》对国统区的辐射
第三章 抗战文艺政策与文化场域
**节 对文化人的启发与规训
一、“对国骂共,对共骂国”:从陶希圣谈知识与权力的共谋
二、武器与遗毒:从戏改看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矛盾心态
三、“两种杂质的东西”:“新”“旧”皆非的身份悖论
第二节 国民党文化统制与中共文艺突围
一、“借古讽今”:从《屈原》创演看国共文艺政策博弈
二、“雪耻复仇”:从精神总动员看国共文艺政策互动
第四章 国共文艺政策与抗战文艺
**节 国统区文艺兴衰与文艺政策
一、“真的货色”:国统区抗战文艺概览
二、“寂寞的野玫瑰”:从《野玫瑰》演出谈民族主义文学的生存语境
第二节 根据地文学兴衰与文艺政策
一、“全心全意遵照着”:《讲话》与赵树理方向的精神契合
二、“土色土香”与化旧为新:《讲话》与周立波的文学新天地
三、“思想进步,创作退步”:从何其芳现象看政治正当与文学失声
第三节 “群众翻身,自唱自乐”:根据地文艺形态与工农兵方向
一、“都要普遍扭起来”:从秧歌运动谈根据地文艺的群众性
二、“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从街头诗运动谈根据地文艺的战斗性余论抗战文艺政策的传承与变异
**节 “一掴一条痕”:国民党抗战文艺政策与迁台后的文学倾向
第二节 挥之不去的“一元化”:中共抗战文艺政策六十余年来的影响
后记
**章 抗战文艺政策体系的建构
**节 国民党抗战文艺政策的形成过程
一、“要定文化于一专”:国民政府的图书审查制度
二、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孕育与诞生
第二节 中共抗战文艺政策的形成过程
一、局部抗战时期的中共文艺政策
二、“七七事变”到《讲话》之前的中共文艺政策
三、《讲话》:中共抗战文艺政策的核心文本
(一)《讲话》议题形成
(二)《讲话》文本细读
第二章 抗战文艺政策的传播
**节 舆论阵地与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一、“把这个家伙抓起来”:《中央日报》等刊物与国民政府舆论控制
二、“大众喉舌”:《新华日报》等刊物与中共舆论导向
(一)“死了心也不安”:令蒋介石伤透脑筋的“新华军”
(二)党报“四性”:《解放日报》改版与根据地报刊概貌
第二节 中共文艺政策在几大区域间的传播
一、“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根据地文艺整风与政策导向
(一)“吃饱饭骂党”:文艺整风的背景及原因
(二)“现在是臭狗屎了”:文艺整风进程与知识分子宿命
(三)“写文章不如挑大粪”:文艺整风的功利主义及得失
二、从《芳草天涯》论争谈《讲话》对国统区的辐射
第三章 抗战文艺政策与文化场域
**节 对文化人的启发与规训
一、“对国骂共,对共骂国”:从陶希圣谈知识与权力的共谋
二、武器与遗毒:从戏改看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矛盾心态
三、“两种杂质的东西”:“新”“旧”皆非的身份悖论
第二节 国民党文化统制与中共文艺突围
一、“借古讽今”:从《屈原》创演看国共文艺政策博弈
二、“雪耻复仇”:从精神总动员看国共文艺政策互动
第四章 国共文艺政策与抗战文艺
**节 国统区文艺兴衰与文艺政策
一、“真的货色”:国统区抗战文艺概览
二、“寂寞的野玫瑰”:从《野玫瑰》演出谈民族主义文学的生存语境
第二节 根据地文学兴衰与文艺政策
一、“全心全意遵照着”:《讲话》与赵树理方向的精神契合
二、“土色土香”与化旧为新:《讲话》与周立波的文学新天地
三、“思想进步,创作退步”:从何其芳现象看政治正当与文学失声
第三节 “群众翻身,自唱自乐”:根据地文艺形态与工农兵方向
一、“都要普遍扭起来”:从秧歌运动谈根据地文艺的群众性
二、“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从街头诗运动谈根据地文艺的战斗性余论抗战文艺政策的传承与变异
**节 “一掴一条痕”:国民党抗战文艺政策与迁台后的文学倾向
第二节 挥之不去的“一元化”:中共抗战文艺政策六十余年来的影响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3¥3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