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5465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3
  • 出版时间:2011-11-01
  • 条形码:9787503546532 ; 978-7-5035-4653-2

本书特色

神华集团政治本质安全体系建设课题组等编的《政治本质安全体系基础理论》是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本书课题组与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共同完成一部理论著作,意在研究国有企业政治本质安全体系这一政治科学理论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这一新领域,阐释政治风险管控系统中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新课题。包括政治本质安全基础理论、政治风险管控系统两个部分,分课题组名单、两大部分十六章节、参考文献的内容,全书自成体系,论点明确,论证科学,结论确凿。

内容简介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基础理论》课题组与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共同完成一部理论著作,意在研究国有企业政治本质安全体系这一政治科学理论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这一新领域,阐释政治风险管控系统中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新课题。包括政治本质安全基础理论、政治风险管控系统两个部分,分课题组名单、两大部分十六章节、参考文献的内容,全书自成体系,论点明确,论证科学,结论确凿。

目录

**部分 政治本质安全基础理论
引言:国有企业政治本质安全体系
——一个政治科学理论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新领域
1.1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1.1.1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提出的深厚历史渊源
1.1.2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提出的政策背景
1.1.3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
1.1.4 构建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可行性
1.2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2.1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
1.2.2 构建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指导思想
1.2.3 构建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基本原则
1.3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1.3.1 术语解释
1.3.2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性质与功能
1.3.3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主要特征
1.3.4 政治本质安全与经济、生产本质安全的关系
1.3.5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与政治工作的关系
1.4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要素和管控职责分配
1.4.1 政治安全的管控对象
1.4.2 政治本质安全建设系统管控的要素
1.4.3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管控职责分配
1.4.4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管控方式
1.5 政治本质安全的硬性约束系统(权力授予、实施及其平衡、稳定)
1.5.1 企业经营管理坚持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1.5.2 企业决策坚持民主和科学原则,具有完善的决策体制和机制
1.5.3 强化企业领导班子的权力监督严密程度,在保证企业领导权威的前提下,有效限制自由裁量权,防止个人影响的无边界和无原则
1.5.4 明确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用严格的制度管干部用人才
1.5.5 企业坚持民主管理,员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5.6 企业能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能够处理因外部环境引发的各种政治风险,保持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1.5.7 企业涉外经营的政治安全策略和战略管理
1.6 政治本质安全的软性影响系统(政治安全的环境、思想因素)
1.6.1 决策和管理者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政治敏感性高,政治判断能力强
1.6.2 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文化建设成熟,员工形成团队意识,对企业的发展远景认同
1.6.3 企业培训在达成政治共识、锤炼员工的合格政治行为方面有合理的规划和举措
1.6.4 企业党建工作、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宣传党的政策,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凝聚企业员工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行为
1.6.5 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决策层和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制机制清晰明确
1.6.6 企业能够有效应对新闻监督,企业内部媒体能够发挥宣传政策、弘扬正气、凝聚人心、解疑释惑的作用
1.6.7 企业要妥善处理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1.7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系统构建与优化设计
1.7.1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系统分析模式
1.7.2 约束系统的设计:制度流程的制定
1.7.3 影响系统的设计:人的素质能力的培育
1.7.4 约束与影响系统的结构优化
1.8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运行、控制与改进
1.8.1 系统运行的目标导向
1.8.2 系统的互相依赖和自我调节

第二部分 政治风险管控系统
引言:政治风险管控系统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
2.1 企业政治风险管控系统
2.1.1 什么是政治风险管控系统
2.1.2 政治风险及其特点
2.1.3 政治风险管控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
2.1.4 政治风险管控层级和范围
2.1.5 政治风险管控程序
2.2 风险态度和风险意识教育
2.2.1 风险态度
2.2.2 风险承受能力
2.2.3 风险教育
2.3 政治风险管控目标设定
2.3.1 政治风险领域的界定
2.3.2 政治风险管控目标确立
2.3.3 风险战略管理目标、目标分解、部门职责
2.4 政治风险识别
2.4.1 风险领域
2.4.2 风险点描述
2.4.3 政治风险查找的依据
2.4.4 政治风险源
2.4.5 政治风险属性
2.5 政治风险评估
2.5.1 政治风险评估过程
2.5.2 政治风险评估依据
2.5.3 政治风险评估方法
2.5.4 政治风险级别
2.6 政治风险预防
2.6.1 风险信息监控
2.6.2 风险管理预期
2.6.3 风险预防举措
2.6.4 实施体系要素管控的运行
2.7 政治风险管控
2.7.1 制度和程序设计、优化业务流程
2.7.2 管理层政治素质塑造,筑牢思想防线
2.7.3 组织、人员职责追究
2.8 政治风险沟通
2.8.1 风险沟通的意义和主要渠道
2.8.2 风险沟通的价值和必要性
2.8.3 风险沟通应解决的问题
2.8.4 风险沟通的关键因素
2.8.5 风险沟通的有效条件
2.8.6 风险沟通的要求
2.9 政治风险管理运行评价
2.9.1 政治风险运行评价的目的和必要性
2.9.2 政治风险管理评价的功能
2.9.3 政治风险管理评价的原则
2.9.4 建立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等级
2.9.5 制定评价过程和方法
2.9.6 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为此,政治本质安全理论基础的深度决定了其是否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长久地、有效地回答政治风险管理提出的问题,决定了其是否能历经时间的验证而历久弥坚。要使政治本质安全体系提高针对性,增强说服力,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真正熟悉理论,确实掌握实际情况,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实际是很具体的,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对人和事真正了解、分析透彻,然后用正确的理论进行解释、运用和验证,才能解决问题,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理论基础从何而来?  理论基础从何而来?也就是理论基础如何构建的问题,是政治风险管理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这一领域能不能形成理论基础,能否为错综复杂的事实指明正确的道路?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能否成为系统化的政治风险管理科学知识,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根据对政治风险管理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关于政治风险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即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  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政治本质安全体系才能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超前性,覆盖企业多层面、多领域、多环节,综合考虑企业当前存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也才能为政治风险管理奠定科学的和可行的基础。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的理论构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政治本质安全体系;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风险管控理论梳理现状、分析问题;运用政治系统和管理学理论,构建政治安全体系;运用惩防体系建设的预防管控方式加强监督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