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2-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 ISBN:97875161329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3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16132982 ; 978-7-5161-3298-2
本书特色
社会阶层分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根据唯物史观,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扎根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并服务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因此,每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只能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提出自身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以这样的视角来考察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之一。李辽宁所著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1978-2012)》从社会阶层分化的视角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社会阶层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迁,这种变迁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因此,社会变迁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是间接的,它通过向教育对象传播国家相关政策理论(这些政策理论是影响社会阶层结构的关键因素),使国家政策理论能够得到不同阶层的认知、认同和支持,从而引导社会阶层结构向稳定的方向(橄榄形结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1978-2012)》通过收集和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力求揭示新社会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全面改革时期(19851991)、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1999)和新世纪以来创新发展时期(2000_2012)。在每一个阶段,社会阶层结构都呈现不同的特点。从互动程度来看,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有一个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过程中,越来越自觉地考虑到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发展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本书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状况,总结二者互动的基本经验,以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形势所存在的问题、差距,从而为新时期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咨询参考。
内容简介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介入”到社会变迁之中,不能被动“适应”。李辽宁所著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1978-2012)》从历史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状况进行考察。作者首先对社会分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按照19791984年、19851991年、19921999年,以及2000年以来等四个阶段分别探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状况,从中总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经验。
目录
一 社会变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视角
二 互动: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模式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现象分析
(二)关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关于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选择
(四)简要评述
五 研究内容和框架
六 基本思路
七 研究方法
八 重点难点
九 基本观点
十 创新之处
**章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概述
一 相关概念的内涵分析
二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分层标准
(二)社会阶层结构构成
(三)社会分层机制
三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简要回顾
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回溯
第二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原理探讨
一 理论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原理
二 理想模型:“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一)理想状态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三 社会阶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分析
(一)社会阶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级关系
(二)社会阶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次级关系
(三)生产力: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根本原因
(四)政策制度: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重要变量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分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19781984)
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特点
二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相关政策的实施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一)基调理论
(二)具体政策
三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四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社会变迁的相关对策
(一)带有普遍性特征的教育措施
(二)针对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互动的效果评价
(一)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评价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影响评价
第四章 全面改革时期我国社会分层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19851991)
一 全面改革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二 全面改革时期我国相关理论政策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一)基调理论
(二)具体政策
(三)政策实施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三 急剧的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
(一)普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对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 社会阶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效果评价
第五章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社会分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19921999)
一 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与社会阶层结构特征
二 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一)基调理论
(二)具体政策
(三)国家政策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三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之策
(一)带有普遍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针对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 社会阶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效果评价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分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20002012)
一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二 新世纪以来我国相关理论政策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一)基调理论
(二)具体政策
(三)国家政策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影响
三 新世纪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策及其效果评价
(一)带有普遍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举措
(二)对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阶层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效果评价
第七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基本经验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着力处理好
由于工作重心转变带来的思想观念不适应问题
二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政策都要满足不同阶层的实际需求,
为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打开通道
三 将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内容转化为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
方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 在改善民众物质生活的同时,要关注和加强各个阶层
民众的精神家园建设,提高其幸福指数
五 重视和加强政策理论的宣讲,提高民众参与和推进社会
变迁的思想政治素质
六 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吸收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的理论
成果,推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七 始终加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为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
教育的良性互动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八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为社会变迁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九 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丰富的群众性文化
活动来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十 重视和发挥先进模范人物在社会变迁中的示范作用
引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结语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发展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
三 两条轨迹之间的互动关系评价
四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现实问题与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李辽宁,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2009年获第六届海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12年入选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13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计划”。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