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包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1星价 ¥32.5 (6.5折)
2星价¥32.5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3913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63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030391384 ; 978-7-03-039138-4

本书特色

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丛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从信息技术支持的角度,以情境和经验为抓手,把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嫁接到教学案例中,为师范生提供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终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我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切分出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框架-cblsf,解决了技术支持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促进教学创新的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型和应用策略。我们在调查总结、理论建构、技术开发、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尝试描绘技术、案例、经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丛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可供教师教育的专业人士、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关心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读者等参考和使用。

内容简介

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书从信息技术支持的角度,以情境和经验为抓手,把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嫁接到教学案例上,为师范生提供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作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切分出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捕捉和创造、传播和分享、获取与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框架--CBLSF,该框架可为学习者创设以促进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学习环境;解决了技术支持的核心问题:表征CBLSF中的案例、利用CBLSF支持专业发展、实现CBLSF中的CBR机制;提出了一种促进教学创新的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型和应用策略。作者在调查总结、理论建构、技术开发、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尝试解决技术、案例、经验三种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目录

绪论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懈追求
 二、聚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管理
 三、技术支持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
 四、本书的内容框架
 五、研究总结及展望
**章 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节 教学情境和经验: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
  一、专业知识:教师专业化的保障
  二、经验性知识:教师教学实践的积累
 第二节 教学案例:教学情境中的经验
  一、案例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二、教学案例:连接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 为专业发展提供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和两种模式
  二、“以培训为主”到“实践中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转型
  三、为“实践中学习”提供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
第二章 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三阶段
 **节 实践性知识的捕捉和创造
  一、实践性知识的捕捉和创造
  二、实践性知识的编码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呈现
  四、相关实践:基于活动本体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系统
 第二节 实践性知识的传播和分享
  一、实践性知识的社会性本质
  二、应用社会网分析理解知识的传播和转移
  三、以社区为中心的互动参与
  四、相关实践:基于问题解决模型的师范生实习经验共享研究
 第三节 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一、个体层面的实践性知识重用
  二、组织层面的实践性知识重用
第三章 基于案例的经验性知识发展框架
 **节 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框架的理论基础
  一、成人学习理论和分布式建构主义
  二、知识管理及其相关吏撑技术
  三、知识转换的4种模式
  四、基于案例的推理
 第二节 基于案例的学习支持框架的建构
  一、案例的脱境和入境:建构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环境
  二、情境和经验的交织:案例的seci循环
  三、教学决策中的cbr
  四、基于案例的经验性知识发展框架
第四章 cblsf中的案例设计
 **节 案例模型的表示和索引
  一、案例的知识表示
  二、案例的组织和索引
 第二节 案例模型与智能授导系统三元模型相结合
  一、传统智能授导系统三元模型及其缺陷
  二、案例模型与三元模型的结合
 第三节 利用cblsf支持专业发展
  一、运用cblsf支持评价
  二、运用cblsf支持反思型教学
  三、运用cblsf支持经验学习
第五章 cblsf中的cbr设计
 **节 已有的cbr教育应用实例
  一、基于目标的场景
  二、通过设计学习
  ……
第六章 基于cblsf的原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第七章 促进教学创新的实践性知识发展
附录
 附录1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及生涯发展问卷
 附录2 tpack七维度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文昊,男,1978年4月生于湖北黄石。2006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博士学位,2009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1至2012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从事访问交流研究。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近5年来发表权威期刊论文多篇,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发表SSCI论文1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l项、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