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

包邮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

1星价 ¥25.2 (7.0折)
2星价¥25.2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0053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66005304 ; 978-7-5660-0530-4

本书特色

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都市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传统的以寺坊为核心的聚落型态逐渐被打破;同时,对于具有同一信仰的城市回族来说,他们因为教育程度、经济能力、职业背景以及年龄的不同,产生了多元的利益诉求。那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回族如何保持族群认同?清真寺的存在有何意义?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清真寺的社会功能--兰州清真寺中的族群认同》(作者高源)选取兰州市的清真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探讨清真寺与回族认同的关系,呈现出特定区域中回族的社会互动、伊斯兰宗教文化影响力的消长以及族群认同与边界变动等相关适应现象。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兰州回族社区历史概况;当代城市哲玛提;延续与变迁:宗教认同的表达等。

目录

导论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二、研究背景:认同·宗教三、理论视角四、田野点的选择与研究方法五、文章框架说明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章 兰州回族社区历史概况**节 兰州市建置沿革第二节 历史图景中的兰州寺坊一、明代兰州寺坊的建立二、清代至民国时期清真寺功能的延伸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结语第二章 当代城市哲玛提**节 社区与哲玛提第二节 兰州哲玛提文化现状一、家庭文化传承危机二、开放的哲玛提三、人生礼仪的变迁结语第三章 延续与变迁:宗教认同的表达**节 城市回族的宗教实践一、城市界面下的伊斯兰教“时一空秩序”二、宗教行为模式与信仰第二节 在宗教中寻找归属一、宗教作为一种归属的选择二、向神圣空间的回归三、宗教信仰的功能结语第四章 哲玛提与族群认同**节 清真寺与哲玛提意识一、哲玛提意识的延续二、居住地的选择第二节 清真寺与族群认同的建构一、在仪式中建构认同二、符号象征与认同第三节 穆斯林内部的边界一、历史的延续——教派门宦分化二、信仰之间的边界三、穆斯林与“新穆斯林”之间结语第五章 清真寺、社会与国家**节 宗教精英、清真寺和教民一、清真寺组织制度变迁二、从三个个案看寺与人第二节 宗教与国家一、信仰与民族:两种身份的选择二、穆斯林眼中的民族身份三、国法与教法结语第六章 清真寺在当代城市社会的功能一、族群的符号象征二、实践理性与身份归属三、宗教组织的角色: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结合的中介参考文献附录一 甘肃兰州调查问卷附录二 甘肃兰州访谈提纲附录三 当代兰州伊斯兰文化掠影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源,汉族,1980年生,1999-2006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先后获得世界历史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得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曾在《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中国人类学评论》、《中国图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