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

包邮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

¥38.8 (4.4折) ?
1星价 ¥38.8
2星价¥38.8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82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43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16128251 ; 978-7-5161-2825-1

本书特色

     《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的目标不是建立交流史的框架,而是尽力突出中外文学交流中的重要事实和问题,对20世纪前中国文学与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对话关系进行较为深入与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比较文学应走向以文本为中心的综合化研究之路,同时,力图打破 “西方中心主义”观念,强调文学交流过程中,本土文学都是站在自我文化立场上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发展自己的文学与文化,进而达到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本书由赵利民等著。     

内容简介

《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的目标不是建立交流史的框架,而是尽力突出中外文学交流中的重要事实和问题,对20世纪前中国文学与东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对话关系进行较为深入与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对话与交流--中国传统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比较文学应走向以文本为中心的综合化研究之路,同时,力图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观念,强调文学交流过程中,本土文学都是站在自我文化立场上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发展自己的文学与文化,进而达到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本书由赵利民等著。

目录

绪论
**编  古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
**章  概述
  **节  中国文学远播西方
  第二节  西方文学的中译及影响
第二章  中国文学在西方各国的传播与影响
  **节  中国文学在法国
  第二节  中国文学在英国
  第三节  中国文学在德国
  第四节  中国文学在俄国
第三章  珀西与《好逑传》的西传
  **节  《好逑传》的译介
  第二节  其他功绩
第四章  《赵氏孤儿》的欧洲之旅
  **节  《赵氏孤儿》在法国
  第二节  《赵氏孤儿》在英国
  第三节  其他国家
第二编  中国文学与东方文化的对话交流
第五章  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交流
  **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本古代文学对中国汉文学的借鉴与吸收
  第三节  佛教与儒学对日本近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节  曲亭马琴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
  第五节  中国古代小说观在日本近代的影响轨迹
第六章  印度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节  概述
  第二节  诗界的印度影响
  第三节  小说中的印度影响
  第四节  曲艺中的印度影响
  第五节  文学理论中的印度影响
第七章  中国文学对朝韩文学的影响
  **节  概说
  第二节  箕子《麦秀歌》的开拓之功
  第三节  “燕行”途中的文学交流与反馈
  第四节  “小说”与“说话”
  第五节  由“诗画同源”到“戏剧搬演”
第八章  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的交流
  **节  中阿跨文化接触的足音
  第二节  古代阿拉伯作家心目中的中国
  第三节  《古兰经》在中国大地的反响
  第四节  《一千零一夜》与中国
第三编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近代转型
第九章  西方文化与晚清谴责小说
  **节  谴责小说与物质文化
  第二节  谴责小说与社会心理
  第三节  谴责小说叙事艺术的新变
第十章  西方文化与晚清狭邪小说
  **节  狭邪小说对传统的颠覆
  第二节  狭邪小说的开放意识与理性精神
  第三节  狭邪小说对男女平等意识的表现
第十一章  西方文化与民初小说创作
  **节  倡门小说与西方文化
  第二节  苏曼殊小说创作与西方文化
  第三节  哀情小说与西方文化
第十二章  西方文化与鸳鸯蝴蝶派小说
  **节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新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新题材
  第三节  鸳鸯蝴蝶派小说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十三章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女性小说
  **节  近代女性小说概述
  第二节  近代女性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走向中西融合的中国近代文学理论
  **节  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与西方社会学说和哲学理论
  第二节  西方文学观念影响下的近代文学观念变革
第十五章  中国近代文学创作主体观念的嬗变及意义
  **节  近代新人学思潮的诞生及其内在矛盾
  第二节  创作主体观念的嬗变及意义
  第三节  作家社会参与意识的强化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矛盾
第十六章  域外小说输入与中国近代小说观念变革
  **节  域外小说翻译与近代社会变革
  第二节  “新名词”在近代中国输入的文化内涵
第十七章  西方影响与中国传统:王国维的悲剧观辨析
  **节  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成因新探
  第二节  王国维悲剧观的实质
第十八章  中西文化交融下的近代文学价值观
  **节  非功利主义文学价值观的意义
  第二节  功利主义文学价值观
  第三节  “不用之用”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利民,男,1965年8月生,山东单县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导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研究》《20世纪儒家文艺思想研究》、《冲突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学思想与中外文化交流》等。在《文学评论》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