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8-1949.9-现代性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1928-1949.9-现代性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1星价 ¥25.4 (4.3折)
2星价¥24.8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74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6137444 ; 978-7-5161-3744-4

本书特色

  “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思潮术语自20世纪初进入我国至今,始终并行着误读的声音。《现代性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928-1949.9)》以现代性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认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正面批判。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以1937年7月侵华战争的爆发作为分界线划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现实主义(1928—1937.7)侧重社会层面的批判,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揭露资本主义罪恶。后期现实主义(1937.8—1949.9)侧重精神层面批判,以冷酷的笔触揭露资本主义对人性的侵蚀及对心灵的扭曲。《现代性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928-1949.9)》由梁冬华所著。

内容简介

“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思潮术语自20世纪初进入我国至今,始终并行着误读的声音。本书以现代性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认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正面批判。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以1937年7月侵华战争的爆发作为分界线划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现实主义(1928-1937.7)侧重社会层面的批判,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揭露资本主义罪恶。后期现实主义(1937.8-1949.9)侧重精神层面批判,以冷酷的笔触揭露资本主义对人性的侵蚀及对心灵的扭曲。

目录

导论
**编 现代性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章 现代性与文学思潮
**节 现代性
第二节 文学思潮
第二章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节 文学思潮的引进与“写实主义”的误判
第二节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概况
第二编 中国前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928—1937.7)
**章 历史背景
**节 现代城市的崛起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二章 发展历程
**节 兴起:20年代末的都市文学宣言
第二节 高潮: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盛况
第三节 断流:抗战爆发后的文学创作转向
第三章 思想倾向
**节 批判资本主义罪恶
第二节 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武器
第三节 前期现实主义与其他文学思潮的互渗
第四章 艺术特色
**节 书写时代风貌
第二节 塑造典型人物
第三节 追求细节的真实
第五章 历史意义
**节 首次展开文学现代性批判
第二节 形成文坛多元思潮并存格局
第三节 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第三编 中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937.8—1949.9)
**章 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变异”
**节 从前期的社会批判到后期的精神批判
第二节 从前期的杂糅启蒙、革命古典主义到后期的杂糅现代主义
第二章 历史背景
**节 孤岛时期:城市畸形繁荣
第二节 沦陷时期:城市艰难发展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从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到现代化进程中止
第三章 发展历程
**节 孤岛时期:现实主义暗流的涌动
第二节 沦陷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全盛绽放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现实主义作家的集体淡出
第四章 后期现实主义双子星座之一:张爱玲
**节 张爱玲创作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张爱玲创作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张爱玲创作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后期现实主义双子星座之二:钱锺书
**节 钱锺书创作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钱锺书创作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钱锺书创作的历史意义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梁冬华,广西艺术学院教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文学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文艺学专业,师从杨春时教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是文艺美学、文学思潮。近五年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一书的撰写;主持厅级科研课题两项,院级教改课题一项;曾获第七届“广西文联文艺评论奖”、“和谐玉林”文学艺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