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希堂法帖-(全六卷)
读者评分
5分

三希堂法帖-(全六卷)

1星价 ¥224.4 (4.9折)
2星价¥224.4 定价¥4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9条)
静虚村***(三星用户)

这个版本的三希堂法帖印制精良

装订考究大气,字迹清晰悦目,真的很好,喜欢。

2024-02-04 12:56:18
0 0
ztw***(三星用户)

正文为前五册,照石刻拓本影印,释文为第六册,照清代雕版刻本影印,为全本,凡正文及印章均在释文之中。硬精装,六册书共一函套,书脊在函套内,取出不便,好处是纸张不落灰。内容似与中国书店本,山东画报本相近,未比较源流。影印清晰,唯个别小字笔画较细处略显模糊。书家中笔画极有特色,一望而知者,有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赵孟頫。正文中最后一部分为董其昌书《汉书 倪宽赞》,为全书字字体最大的一篇作品,一页仅有两字,其原作如此,原帖亦如此,非放大所致。暑期曾于湖南博物院“石渠宝笈”特藏馆见到了大量三希堂刻石拓片复本,其原碑为一块块一尺宽,三尺多长的细长石头刻出,故清代拓本设计为经折装,当代出版出于阅读便利,剪切为16开翻页本,读者识之

2024-01-11 21:50:27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60882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54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514608823 ; 978-7-5146-0882-3

本书特色

16开函套精装,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

梁诗正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大清一统志》纂修官,东阁大学士,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

本次出版在编排上将《三希堂法帖》分为六卷,其中五卷为原刻印本

特地将清人陈焯奉敕所编《三希堂法帖释文》收录影印集成第六卷,并在前五卷每帖的书眉处标注帖名和作者名

本套书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誊出,使学习者大得便利

“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后乾隆帝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书法家名迹,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原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

该书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

本套书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誊出,使学习者大得便利。

此外,本次出版在编排上将《三希堂法帖》分为六卷,其中五卷为原刻印本。为了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辨识帖中字迹印钤等,本帖还特地将清人陈焯奉敕所编《三希堂法帖释文》收录影印集成第六卷,并在前五卷每帖的书眉处标注帖名和作者名,以便参阅。

内容简介

  《三希堂法帖(套装1-6册)》按照原帖的版式将所有书法作品及印钤全部以正书誊出,使学习者大得便利。  此外,本次出版在编排上将《三希堂法帖》分为六卷,其中五卷为原刻印本。为了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辨识帖中字迹印钤等。本帖还特地将清人陈焯奉敕所编《三希堂法帖释文》收录影印集成第六卷,并在前五卷每帖的书眉处标注帖名和作者名,以便参阅。

目录

第1卷
清 乾隆 皇帝弘历特谕
**册
魏 钟繇 荐季直表
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临钟繇 千字文(传)
行穰帖
游目帖
瞻近帖
第二册
晋 王羲之 袁生帖
秋月帖
都下帖
二谢帖
曹娥碑(传)
王献之 中秋帖
送梨帖
新埭帖
保母帖
王殉 伯远帖
第三册
梁 武帝 异趣帖
隋 无名 氏出师颂
唐 欧阳 询卜商帖
张翰帖
褚遂良 倪宽赞
临兰亭序(传)
冯承素 临兰亭序(传)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

二十七岁,从院长万(太史)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四年(1726年)中举,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选入上书房。

乾隆初为南书房行走,迁户部侍郎。建议八旗应行边屯,停止募补绿营,以补国用。乾隆十年(1745年)擢户部尚书。上疏皇帝要以节俭为要。乾隆十三年(1748年),调兵部尚书。次年,为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调吏部尚书。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丁父忧,召署工部尚书,调署兵部尚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

梁诗正经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任内有“八旗闲散人丁宜分置边戈,以资生产;缘营兵丁,宜量停募补以减冗额”之策疏;又有“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之安国政论。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著有《矢音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