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焦裕禄的生前身后事

包邮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焦裕禄的生前身后事

1星价 ¥20.8 (5.8折)
2星价¥20.8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9149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564914912 ; 978-7-5649-1491-2

本书特色

董来柱、朱恩鹏所著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禄的生前身后事》是一部生动记述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及其深远影响,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纪实文学作品。全书以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考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描写了焦裕禄生前的感人事迹以及焦裕禄逝世以后,他的家人、在他影响下的兰考人民和广大基层干部继承焦裕禄遗志,继续艰苦奋斗,改变兰考面貌的事迹。同时以大量罕为人知的**手材料,描写了他的家庭、婚姻以及同家人、朋友之间的亲情、友情,把一个曾经被政治符号化的人物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内容简介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禄的生前身后事》是一部生动记述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及其深远影响,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纪实文学作品。全书以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兰考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描写了焦裕禄生前的感人事迹以及焦裕禄逝世以后,他的家人、在他影响下的兰考人民和广大基层干部继承焦裕禄遗志,继续艰苦奋斗,改变兰考面貌的事迹。同时以大量罕为人知的**手材料,描写了他的家庭、婚姻以及同家人、朋友之间的亲情、友情,把一个曾经被政治符号化的人物还原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目录

引子
一 他从这里出生
二 辍学之后
三 落入虎口
四 参加革命
五 当上副区长以后
六 支援工业建设
七 大连实习
八 回到洛阳
九 重返尉氏支援农业
十 临危受命奔赴兰考
十一 治水的故事
十二 孩子得救了
十三 他是怎样管教子女的
十四 送温暖
十五 一两粮票的故事
十六 回乡探亲
十七 焦守凤报考职员的时候
十八 与病魔作斗争
十九 对女儿说的话
二十 他没有死
二十一 登上天安门城楼
二十二 来兰考的红卫兵
二十三 哥哥妹妹都参了军
二十四 大姐的榜样
二十五 哥哥妹妹的婚事
二十六 守军也参军了
二十七 跃进长大了
二十八 小弟弟个子*高
二十九 焦守风的家事
三十 被记者采访的焦守云
三十一 观后感
三十二 “大蒜”书记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他从这里出生  山东省博山城外东南的崮山脚下有个小村,名叫北崮山村。这个村土质薄,乱石多,山顶光秃秃的,树木稀少,一眼望去,从村这头儿到村那头儿,从山坡到山脚,农户们大都住着山洞或茅屋。院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垒起来的,屋顶是用杂乱的玉米秆和麦秸铺盖后,再压上石板。  北崮山村有个叫肖富堂的富户。肖家院落可大得多了,住的是砖瓦房。家中可以说是骡马成群、猪羊满圈,还雇有长工、短工。  谁也不会想到,20世纪的20年代,就是在这个小山村,竟出了一位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  1922年8月16日的午夜,大部分人家都已入睡,整个村子静悄悄的。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狗叫声,顺声音只见一个中年汉子提着灯笼,一个小脚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跟着走进了一家农院。  院子很小,几棵小树被风吹得哗哗响,粪坑里的沼气在不停地散发着,臭气扑鼻,可谁也不在乎,因为就是靠它种麦子的呀。靠东墙那儿堆了一小堆柴,这是做饭用的。  破茅屋里传出了女人的呻吟声。这座草屋一共三间,坐北朝南。东边是内堂,一个炕就占去了大半间,西边屋里放了些杂乱的东西,中间算是客室吧,还支了一口锅。中年汉子走进屋,对请来的老太太说:“三婶,您老先喝口茶吧!”  “都啥时候了,还喝茶哩!赶快烧水。”老太太说着一拐一拐地进了里屋。  火燃着了,火光照在中年汉子的脸上。还不到40岁他就满脸皱纹,头上长出了不少白发。他叫焦方田,是个地地道道、老老实实的农民。望着跳动的火苗,他心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出生是喜还是忧,料不到今后的日子该咋过,只好走一步说一步了。  水烧开了,里屋传出了哇哇的哭声。三婶从里屋探出头来对焦方田喊着:“生了,生了,是个男孩!”  焦方田抬起头,咧了咧嘴,算是笑吧。他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是说:“谢谢,谢谢!”  三婶说:“这孩子一落地就干干净净的,长得多好,将来一准儿有出息。方田啊,给他起个好名字吧。”  焦方田可是作够了养活孩子的难。如今大的才三岁,又多了这么一口子,得吃得穿呀。他忘不了孩子饿时哭得大人心烦意乱的情景,忘不了孩子病时女人抱着孩子流泪的神情。但人们总还是要传宗接代的。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还是有人好。他也像常人一样盼望着时来运转,梦想着能得儿孙的济,享儿孙的福,也就早想出了个名字,对三婶说:“叫裕禄吧。”  “好,好。这个名字好,将来你会大福大贵的。”三婶赞不绝口。  焦方田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似乎把一切困难全忘了。  借三婶吉言,焦方田两口子把裕禄视为珍宝,处处呵护着他。每逢下地干活他们总是给大儿子交代了又交代,让他照顾好弟弟。儿时的焦.裕禄天真活泼,脾气可比哥哥犟得多。五岁那年,他跟着哥哥在一起玩,见树上有个鸟窝,对哥哥说:“咱上去掏鸟蛋吧,煮熟了可好吃了。”哥哥说:“树这么高咋上去呀?”焦裕禄说:“爬上去呀!”  “这我可不敢爬,爹娘要是知道了,会打我屁股的。”  “我上去,你可不要跟咱爹咱娘说。”  “不,还是我上吧。”说罢就往树上爬,但刚爬到半树腰身上没劲了,不得不下来。  “看我的。”小裕禄像只小猴子似的很快爬了上去。算他运气好,还真掏了4个鸟蛋。  这时,焦裕禄的爷爷来了。哥哥喊道:“快下来,爷爷来了。”  焦裕禄听说爷爷来了,把鸟蛋放在嘴里,急急忙忙从树上下来。裤子磨烂了,大腿上磨破了皮,血渗了出来。  爷爷见状,又气又心疼,狠狠训了焦裕禄一顿。可焦裕禄一声气也没吭。爷爷问道:“我说的都记住了?”  焦裕禄只是点了点头。  “怎么不说话,是吓着了吧?”爷爷追问着。  焦裕禄从嘴里吐出那4个鸟蛋,两只手捧着送到爷爷跟前:“爷爷,您把它吃了吧。”  爷爷把小裕禄抱在怀里,泪水滴在了裕禄的小脸上。  焦裕禄九岁那年,爷爷对焦方田说:“咱辈辈瞪眼瞎呀,裕禄都恁大了,我看他是个读书的料,送他上学吧。”  焦方田低头不语,心里想,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哪来的钱呀?  爷爷似乎看出了焦方田的心事,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零钱:“这是我攒的一点钱,拿去吧。”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