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高考物理-精讲解读篇-挑战压轴题-(第五版)-(含光盘)

包邮2015-高考物理-精讲解读篇-挑战压轴题-(第五版)-(含光盘)

1星价 ¥28.5 (7.3折)
2星价¥28.5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23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67523531 ; 978-7-5675-2353-1

本书特色

亲爱的读者朋友,看到本书封面上的二维码了吗?一定要扫一扫加“关注”哦!那是我们开通的《挑战压轴题》专属微信公众号(微信号:tiaozhanyazhouti)。关注了它,你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反馈图书的使用情况,还可以享受我们提供的一系列增值服务,比如说“学霸经验介绍”、“考试技巧与攻略”等等,并且可以与全国各地众多备考学子进行交流哦!!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能拉开差距的其实只有压轴题。      但压轴题有点难,如何攻关?      为了帮助备考的莘莘学子攻克压轴题,圆名校梦。我们邀请了众多一线名师,打造了这套《挑战压轴题》丛书,深受考生欢迎。本丛书涉及中考、高考的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共计18种。 其中,“精讲解读篇”配备的光盘有老师对历年真题的视频讲解,有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将把压轴题化繁为简,便于理解。    3个系列的详细说明详见“书籍插画”部分。      如果你想搞定压轴题,不妨按照我们的“找思路    学诀窍    练速度”3步骤进行训练哦!      愿这套备考丛书能够帮助你顺利通过中高考升学考试,迈入新的理想校园。      挑战压轴题,轻松进名校!

内容简介

高考物理压轴题具有对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多项能力的考查功能,在高考中担当着区分、选拔人才的角色。高考物理压轴题通常含有多个物理过程或具有多个研究对象,需要应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求解,难度较大。本书整理了近5年的高考物理压轴题,将题目重新归类,学生通过这些压轴题的分析建立起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 本书设置有五个栏目,“知识贮备”展示了压轴题所涉及的基础的物理学知识,“过程展示”将试题所提供的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过程,光盘中配有课件,学生可以自主操作课件,观察各个过程。“思路点拨”重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隐蔽的过程转化为形象的、具体的图景,建立物理学模型;“满分解答”展示完整的解答过程,规范学生解题。“考点伸展”将本题补充或更改、变换一定的条件,再次设问,力图使学生对该题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抓住了过程分析就抓住了高考。对于高考压轴题的过程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想象完整、分析清楚,特别是过程比较复杂、研究对象个数较多的情况,学生遇到的困难更大。为了解决学生这一认知障碍,本书采用课件这一形式,动态解析,全过程展示。高考物理压轴题的过程分为三类。一类是题目中没有明确研究对象运动的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需要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做出判断。如:2012年海南物理卷第16题。本书采用几何画板的形式分析该过程,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随意改变入射时间t0,观察不同时刻入射后粒子轨迹的变化。第二类是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已经确定,需要学生把过程拆分成几个环节,并对其逐个做分析。如:2013年四川理综卷第11题。本书采用ppt动画展示该过程。第三类是过程存在循环性,并且循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变化。如:2011年福建理综卷第22题。这类题型统一采用仿真实验室的形式,通过这样一个动画的演示,学生就很容易攻破题目的难点。 因光盘容量所限,本书只针对部分题目有讲解,全书共80道题目,有48道配有讲解。本书适用于学生课外参考,教师课堂讲课演示。

目录

目    录

    

**部分  力学类综合问题


**类  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1

    *101  2014年全国理综卷大纲版第26题 2

第二类  物体的多个运动过程 5
    102  2012年全国理综卷大纲版第26题 6
    *103  2012年重庆理综卷第25题 9
    104  2010年江苏物理卷第14题 12

第三类  物体的碰撞模型 14
    105  2011年全国理综卷第26题 15
    *106  2013年重庆理综卷第9题 18
    107  2012年北京理综卷第24题 22
    *108  2010年安徽理综卷第24题 25
    109  2012年安徽理综卷第24题 28
    *110  2010年海南物理卷第16题 31

第四类  物体间的摩擦或通过弹簧、绳(杆)的相互作用 34
    *111  2013年新课标ii理综卷第25题 35
    112  2010年重庆理综卷第25题 38
    *113  2013年安徽理综卷第24题 40
    114  2011年安徽理综卷第24题 42
    *115  2013年四川理综卷第10题 45
    *116  2012年广东理综卷第36题 48
    *117  2011年广东理综卷第36题 51
    *118  2014年江苏物理卷第15题 54
    *119  2014年安徽理综卷第24题 59
第二部分  带电粒子(带电体)的运动问题

**类  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 63
    *201  2010年江苏物理卷第15题 64
    202  2011年北京理综卷第24题 67
    203  2011年浙江理综卷第25题 69

第二类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72
    *204  2010年全国理综卷i第26题 73
    *205  2010年全国理综卷(新课标)第25题 76
    *206  2010年广东理综卷第36题 78
    *207  2012年海南物理卷第16题 81
    *208  2014年山东理综卷第24题 85
    *209  2010年浙江理综卷第24题 89
    *210  2011年全国理综卷(新课标)第25题 93 
    *211  2014年重庆理综卷第9题 97

第三类  带电粒子分别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101
    212  2012年全国理综卷(新课标)第25题 102
    213  2012年天津理综卷第12题 104
    *214  2014年海南物理卷第14题 107
    *215  2013年山东理综卷第23题 110
    216  2010年山东理综卷第25题 114
    217  2012年山东理综卷第23题 117
    *218  2014年天津理综卷第12题 120
    *219  2011年江苏物理卷第15题 124
    *220  2013年江苏物理卷第15题 127
    *221  2014年浙江理综卷第25题 131
    *222  2011年山东理综卷第25题 136

第四类  带电粒子(带电体)在多种场并存的空间的无约束运动 140
    223  2010年海南物理卷第15题 141
    *224  2014年广东物理卷第36题 143
    *225  2014年新课标i理综卷第25题 146
    *226  2010年全国理综卷ii第26题 150
    227  2010年安徽理综卷第23题 154
    *228  2010年天津理综卷第12题 156
    *229  2012年江苏物理卷第15题 159
    *230  2013年福建理综卷第22题 163
    *231  2011年福建理综卷第22题 166
    *232  2011年重庆理综卷第25题 169

第五类  带电粒子(带电体)在多种场并存的空间且存在约束的运动 172
    *233  2011年四川理综卷第25题 173
    *234  2013年四川理综卷第11题 176
    235  2010年四川理综卷第25题 180
    第三部分  力学与电磁感应、电路的综合问题

**类  电磁感应与力学综合 183
    *301  2014年新课标ii理综卷第25题 184
    *302  2012年上海物理卷第33题 187
    *303  2014年上海物理卷第33题 190
    *304  2010年上海物理卷第32题 193
    *305  2013年上海物理卷第33题 195
    *306  2013年广东理综卷第36题 198
    307  2013年新课标i理综卷第25题 201

第二类  力、电综合问题及技术应用 204
    *308  2012年浙江理综卷第25题 205
    309  2010年浙江理综卷第23题 208
    *310  2014年四川理综卷第11题 210
    311  2012年四川理综卷第25题 213
    *312  2013年浙江理综卷第25题 216
    313  2014年福建理综卷第22题 220
    314  2011年天津理综卷第12题 223
    315  2013年天津理综卷第12题 228
    *316  2012年福建理综卷第22题 231
    317  2010年上海物理卷第33题 234
    *318  2011年上海物理卷第33题 237
    *319  2013年北京理综卷第24题 240
    320  2014年北京理综卷第24题 243
    注:题目序号前标有“*”表示该题目在光盘中配讲解视频。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继林,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现任学校教务副主任,工作在教学**线,教学成绩显著,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入选国家集训队。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参与《五星级题库(物理)》、《高中物理同步讲解与测试》、“探索·创新·实验”丛书《物理》分册等书的编写。2006年被评为宁波市骨干教师。2007年8月荣获宁波市第十九届“王宽诚育才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