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思想艺术探析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07728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8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40772833 ; 978-7-5407-7283-3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的作者包括了鲁研界老、中、青三代学者,又包括了专业和业余的研究者。他们的成果是对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新进展的一次检阅。丛书中对鲁迅科学思维方式的系统研究,对鲁迅小说、杂文文体形态和文化渊源的深入研究,以及运用医学、民俗学、书法鉴赏、文物收藏等多方面的知识,对鲁迅丰厚文化遗产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无疑是鲁迅研究领域的新突破。丛书中还有不少扎实的考证文章,对澄清历史事实,恢复鲁迅的本真面貌大有裨益,为提升“鲁迅学”的学科水准铺垫了雄厚的基石。 ——本丛书主编 陈漱渝
内容简介
《解构之美》主要运用解构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探析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内涵及鲁迅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 全书共六章。一、《从批判到解构》,从鲁迅整个创作谱系的宏观层面对作品的思想艺术进行外部观照;二、《从典籍到文化》,分析了作品如何通过重释中国文化典籍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回答了“解构什么”的问题;三、《从策略到方法》,对作品的解构修辞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如何解构”的问题;四、《从“油滑”到“复调”》,深入探讨了作品的“复调”特性,并以此回答历来争论不休的“油滑”问题;五、《从理性到非理性》,企图溯清鲁迅解构思维的思想渊源;六、《从遮蔽到重现》,总结性地提出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与思想文化意义,是鲁迅文学与思想发展到后期的一个重要成果。
目录
节选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暗夜。 不管你横刀勒马直面它,还是绕道南山回避它,总有一种可称作暗夜的东西,在你的心里占据了空间。它有时是一种失望,有时是一种疼痛,有时是一种虚无,有时是一份孤独。正如所有光明的后面都有影子一样,心里的暗夜总是与你如影随形。当成功过后、喜悦过后、幸福过后,当我们在失败中转身而回,在胜利的大欢喜中沉静下来,总会看见自己与生俱来或者已经无法改变的创伤与痛楚,镶嵌在心里的某一部位,宛若黑洞,宛若暗夜。 或许正是我们心中这无法驱赶的暗夜,我们才懂得先生,才能相隔百年却依然能够触摸到先生搏动的心脉。暗夜,是先生与我们之间架起的一座穿越时空的心灵桥梁,是我们与先生心灵共振的一种无法替代的媒质。 世间自古就有只能共享乐的人,自古就有只能共患难的人。世俗世界如是,心灵世界亦如是。 我常常觉得,只有能在光明之中看见黑暗的人才能真正体悟先生;只有在人生*疼痛的时候才能真正走进先生的心灵世界理解先生;只有徘徊在人生边缘的灵魂才能真正与先生同道共行。 在我们尚未深识先生时,或许会常常觉得自己似乎是光明得没有影子的人。出生、上学、成长,似乎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成年后,工作、结婚、生子,事业正步步高升,循序渐进,渐人佳境。我们忘记了生活的另一些可能,我们视那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历史和社会的环境与条件为自然存在的、无法改变也无须改变的空气、水分和土地。我们并不知道警惕光明背后那些鬼魅的阴影。 光明,常常与肤浅相伴;黑暗,却往往源白深刻。没有森林的山冈上,阳光耀目,而深水井里却是深邃无边的黑暗。 当日子一天天涌来,青春的激情正像杯中的烈酒一样慢慢挥发,生命在看似忙碌的步履中过早地耗尽,我们终于会发现自己的疲惫,发现自己的局限,发现生命的种种不可能。繁华落尽,我们才能看清绿叶下扭曲的枝干;水落石出,我们才会懂得水平面下潜藏的峥嵘。 我还记得,那天的阳光格外净朗,空气中微微地散发着春天特有的植物的香甜。南方一个寒冷阴湿的春节刚刚过去,马路两边仅存不多的尚未开发的土地上,村民们的房前屋后桃花掩映。粉红的花朵缀在细黑的枝条上,蜂蝶纷然,花瓣飘飞——不久前,我把自己长久地关在一间没有阳光的屋子里读书,身心交瘁地追求着一个据说不错的功名——此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被囚禁了百年的老人,在看见阳光与桃花的那一瞬,突然获得了无边无际的自由,陡然涌起的幸福,竞让我怆然泣下。 然而,惯性的思维又让我转即思考:究竟是什么囚禁了自己的幸福与自由?我心里究竟怀着什么样的黑暗,让自己放弃这窗外美妙的时光而追逐那些虚无的功名? ——这些年,常常是这样,身处幸福的时候,我常常感觉缥缈与虚幻;当面对寂寞的时候,我才感觉自己有了些微的疼痛与充实。我以为自己已经病态——在常人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病态呢?但我知道,我是为自己心中的暗夜所挟持。 可我并不认识自己心中的暗夜。我不知它来自哪里,它什么时候滋长繁衍起来,盘踞在了我的心里。但我必须寻找,我要在寻找中辨认、涤荡这暗夜。 或许,只有黑暗才能涤荡黑暗? 大约从2003年,我开始自觉地阅读先生的作品。时断时续,但香火不断。读先生的文字,让我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一种豁然贯通、触动心弦的痛快感——我看到了我的黑暗,发现自己看似完整的世界其实满目疮痍。我的病态般的灵魂,是如何在经年的压抑中郁积而成,我如何在童年就埋下了忧郁的种子,如何在少年成长的风吹雨打中被无形的东西强行塑捏,如何在成年之后仍在威权的恫吓下挤压灵魂并颤颤巍巍地行走…… 它们,是我心中的一大片的暗夜! 或许,只有黑暗才能涤荡黑暗。 ……
作者简介
胡永良,男,现为江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新余市作协常务理事。2008年出版散文集《在喧嚣中听见宁静》,有作品入选《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2007散文精品》等选本。现供职于江西省新余市纪委。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