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463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9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16146392 ; 978-7-5161-4639-2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文本言语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以来轻视文学文本言语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应该自觉地面对语言,然后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 **,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现代哲学转向,明确提出应该用“文学文本言语”取代过去习惯称谓的“文学语言”。 第二,主张将语言的发展称为“流变”,从而阐明在语言的流变过程中作家看重的是*初的原始的富有人文气息的语言。 第三,论述了文学文本言语具有内指性、现时态性、虚构性、情感性、含蓄性、“言不及义”性、修辞性等特点,解释了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让读者阅读伊始就信以为真的内在原因。 第四,说明文学文本言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指出文学文本言语是超语言学的*佳代表,指出作家为了在文学作品中保留文学文本言语的人文属性,采取了回到语言的原意当中去、在语音上开掘情感要素、在语汇的选用上推陈出新、在语法上不落窠臼等多种措施。 第五,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文本言语的新变,其变化包括数理语言、电报式语言、粗俗化非规范化语言、淡化倾向的语言、新语汇以及变化了的词性词义、公众人物和时尚用语、世俗化政治甚至荤话等进入文学作品,同时还缕述了作家是怎样大词小用、是怎样解构习惯用语和习惯用法的,还论述了网络语言对文学文本言语的渗透。 第六,借鉴文体学批评方法对文学文本言语的语音、语汇、句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目录
作者简介
刘安海,男,湖北省广水人,原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汉口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研究。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湖北省多项社科课题。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理论与创作》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了《文学理论要略》、《小说创作技巧描述》、《文学创作:系统的心灵创造工程》、《小说“小说”》等专著,主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参编了《文艺创作知识词典》、《小说大辞典》、《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等。多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曾宪梓教师教育奖。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