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技术责任伦理的实践路径探析

科技人员的道德想象力研究-技术责任伦理的实践路径探析

1星价 ¥20.9 (5.5折)
2星价¥20.9 定价¥3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399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010139982 ; 978-7-01-013998-2

本书特色

近年来,与科技伦理相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不断出现,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缺失。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是一种使科技人员以道德的方式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理性。科技活动自身的特性使得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活动者的特性:注重科技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强调“考虑的周全性”、整体思考科技活动基础的可靠性和全程追求科技活动要素的和谐性。本书分析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科技人员道德认知视域的拓展、道德敏感性的形成和伦理自觉性的养成,以及引导科技人员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树立道德理想和对科技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重点阐述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有效减少和化解科技风险、提升科技伦理的实践有效性、促使科技人员创造性思考科技伦理问题和应对道德冲突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稿从外在条件、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三重维度探讨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生成机制。探讨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培育方法。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与科技伦理相关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不断出现,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缺失。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是一种使科技人员以道德的方式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理性。科技活动自身的特性使得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活动者的特性:注重科技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强调“考虑的周全性”、整体思考科技活动基础的可靠性和全程追求科技活动要素的和谐性。本书分析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科技人员道德认知视域的拓展、道德敏感性的形成和伦理自觉性的养成,以及引导科技人员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树立道德理想和对科技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重点阐述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在有效减少和化解科技风险、提升科技伦理的实践有效性、促使科技人员创造性思考科技伦理问题和应对道德冲突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稿从外在条件、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三重维度探讨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生成机制。探讨了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培育方法。

目录

《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丛书》总序
前言
**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道德想象力研究现状及评析
  2.科技伦理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研究思路与方法
  2.研究内容与框架
  3.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研究基础
 一、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概念解析
  1.道德想象力的理论内涵
  2.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特殊性
 二、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的伦理学基础
  1.科技伦理学
  2.规范伦理学
  3.美德伦理学
  4.实用主义伦理学
 三、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1.道德心理学
  2.具身认知心理学
第三章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价值所在
 一、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认知价值
  1.科技人员道德认知视域的拓展
  2.科技人员道德敏感性的形成
  3.科技人员伦理自觉性的养成
 二、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社会价值
  1.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与理想
  2.科技人员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三、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实践价值
  1.减少科技活动的社会风险
  2.增强科技伦理的实践效应
  3.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与化解冲突
第四章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形成机制
 一、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1.对科技活动的深入理解
  2.对科技工作的职业责任感
 二、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内在机制
  1.科技伦理认知的奠基
  2.共情能力的催化
  3.伦理实践想象的助推
  4.道德直觉和道德意志的作用
  5.道德理想的感召
 三、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形成的外在机制
  1.科技制度的完善
  2.社会舆论的影响
第五章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缺失成因
 一、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科技原因
  1.科技活动目的的“去价值性”
  2.科技活动过程的复杂性
  3.科技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
  4.科技伦理教育的“去情境化”
 二、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社会原因
  1.精细化的社会分工机制
  2.科层化的社会管理方式
  3.科技评估伦理维度的缺失
 三、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缺失的文化原因
  1.工具理性至上的文化氛围
  2.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隔阂
第六章 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培育路径
 一、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的自我培育
  1.对科技“二重性”的反思
  2.对科技伦理的情境化理解
  3.对科技实践的审美性体验
 二、科技伦理教育的引导作用
  1.实践智慧的培养
  2.共情能力的激发
  3.叙事教育的作用
 三、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培育的制度保障
  1.科技管理对道德想象力的关注
  2.科技政策对道德想象力的促进
  3.社会舆论对科技实践的监督
第七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结论
 二、未来展望
  1.道德想象力研究的展望
  2.科技人员道德想象力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慧民,1974年生,河北邯郸人。现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领域:科技伦理、案例教学法。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7项。在《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6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法研究》、主编《科技伦理案例解析》等教材18部,其中12部纳入国家马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参编《科技伦理意识养成研究》《中国科技伦理史纲》等。入选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择优资助计划”、辽宁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王程”等。获圈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