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506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514150605 ; 978-7-5141-5060-5

本书特色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引导和控制需要有令人信服的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作指导,这恰恰是积极探索国有经济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结果。不论是国有经济是进还是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决定的,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不能以国有经济存在问题成为消灭国有经济的理由。这需要对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进行科学认识,紧紧抓住中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规范、系统、科学研究,澄清和纠正对国有经济模糊和错误的认识,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又要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创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中国气派的经济理论,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经济学者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责任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机遇。

内容简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引导和控制需要有令人信服的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作指导,这恰恰是积极探索国有经济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结果。不论是国有经济是进还是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决定的,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不能以国有经济存在问题成为消灭国有经济的理由。这需要对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进行科学认识,紧紧抓住中国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规范、系统、科学研究,澄清和纠正对国有经济模糊和错误的认识,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又要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创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中国气派的经济理论,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经济学者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责任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机遇。

目录

国有经济的进退与中国发展道路——兼评“国企必须从盈利性领域中退出”论国有经济的身份与地位:法经济学的视角国有经济的规模与边界论中央企业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沉淀成本视角下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分析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及其企业绩效低碳经济模式下国有企业行为目标的选择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与趋势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近期外国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与绩效变化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