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50030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55003069 ; 978-7-5550-0306-9
本书特色
“无地非山,无山非泉”是古县志对屏南地理的描述。《屏山之南》为陆和寿个人散文集,他用文学的笔触写历史,分为五个章节,展现了屏南这方山水的凝重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讲述了先人在这方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创业历程。《屏山之南》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挖掘其深刻的内涵,阐发其潜在的意义。
内容简介
屏山之南,一山连着一山,气势磅礴。在动荡的岁月中,莽莽青山给屏南带来革命老区的荣耀;在经济建设的时代,还是同一片山峦,却给屏南的发展带来了束缚。然而,倔强的屏南人没有放弃,依旧辛勤劳作,知难而进,创业争先,终于寻找到一条生态旅游强县富民的发展道路。《屏山之南》用蘸满深情的笔,抒发对故土的热爱、自豪、感恩和爱戴之情,展现故乡的非凡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认识她、感受她,这是陆和寿作品给予我们*大的启迪。
目录
屏山之南
永远的丰碑
——纪念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七十周年
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记屏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
爱河鸳鸯溪
天星山的“前世今生”
上楼水松林:一亿年前植物活化石
天造奇观“石长老”
棠口溪美宿鸳鸯
只羡鸳鸯不羡仙
“屏台缘”的历史渊源
白水洋“牵手”日月潭
大坑山的猕猴
爱国护民后人钦敬
——清代名将甘国宝
驱寇卫海疆血染台湾岛
——记戍台殉职的清将薛文潮
孝德兼备张渊澜
鲁迅日记中的屏南人徐式庄
屏南教育先驱徐式圭
小山村走出的大使
——记外交官韦东
耕耘尚读农夫志
——记农民诗人张戊子
名丑今年七十四犹能出国献绝技
海外游子故园情
[古道古村古事]
古道
路亭
塘汛、铺递、关隘和城寨门
风雨涤下
古村北圪
走进双溪
千年古村潆头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陆氏宗祠”
屏南看廊桥
涤头牌坊群
岭下太府堂
勒石永禁保风水
清代执照引出护林佳话
奇人柯德才
朱知县捐建土主殿
长揖一里意绵绵
——独特的南山村婚嫁风俗
谁能抓到手黄金十万斗
——长兰溪话旧
一慈和尚与插队知青
[民俗风情传说]
悠悠乡韵千秋传唱
——屏南年俗面面观
又是一年端午节
难忘“七夕”节
“尝新节”的由来
话说“八仙桌”
筷子
夏夜叉泥鳅
捉蜻蜓
女子出嫁坐红轿
火种
屏南城隍文化
甘国宝传奇
甘家军海水解渴
欲海难渡落桥中
潦头古民居楹联
一朵带泥巴的古莲花
——记屏南龙潭四平戏
多姿多彩的甘国宝文化
《甘国宝》评话小说始末
屏南民间情歌
[手艺遗存传承]
“趁热打铁”今犹在
做桶行业的兴衰
一抹正在淡去的釉色
*后的染坊
淡去的民间布艺
宜洋斗笠:悠悠三百载遮阳挡风雨
弹弦奏乐白云间
山乡打锡匠
棠口铜锣
民间刺绣
民间剪纸
红籼制作与黄酒酿造
饶氏香糕百年传承
廊桥名匠黄春财
巧藉自然妙施雕琢
——访青年根雕艺术家张长青
[轻吟短章随笔]
哦,飞天岩
香港,东方之珠
计利当计天下利
我要回来,母亲
——读闻一多《七子之歌》感怀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纪念黄乃裳开垦诗巫新福州一百周年
小油灯
汾水三章
乡井土
感受台北
凭吊先生墓
屏南好
寄怀台湾舅老
中秋话团圆
悠悠乡情贯古今
致香港表兄
植树护林古今谈
往事悠悠话龟蛇
卜算子·忆往
瞻仰甘国宝塑像
瞻仰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
一位外乡师傅的情怀。
桂花琐谈
后记
节选
《屏山之南》: 清雍正十二年(1734)农历七月初一,北京紫禁城金銮殿一派肃静。大清雍正皇帝早朝完毕,正凝神批阅各地奏折。福建总督郝玉麟再次议请古田分县的奏折,终于引起了他的关注。奏文写着:“古邑界连四府九县,地方辽阔,跨六百余里,鞭长莫及。且又多层峦叠嶂,森林密茂,*易藏奸……议请分隶。”奏文还称双溪适处其中,位于屏山之南,周围三十余里,水土平衍,可以建筑城垣、仓库、衙署,学宫。雍正帝阅后沉思良久,方用朱笔圈点,并写下“屏南”二字。历经四载的分县奏题终于尘埃落定。从此,中国版图上多了一个县——屏南县。 “无地非山,无山非泉”是古县志对屏南地理的描述。亿万年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塑造了群峰连绵、景象万千的火山岩地貌,幽深的鸳鸯溪峡谷曲流,浩瀚的白水洋浅水广场,形成遗世独立的奇特景观,然而掩藏深山无人识。有史以来,屏南皆被外界认为是硗薄锢塞之地。首任屏南知县沈钟在撰写县志中感慨地写道:“谈及山川者,每因屏咋舌,盖以其险也……通都大邑得屏一丘一壑亦可见奇,而湮没无闻,当是山灵之不幸。”屏之山,何苍苍;屏之水,何潺潺。岁月如不息的河流,一路前进。草木榛榛的亘古荒原和先民们的刀耕火种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屏南三件宝——“火笼当棉袄,竹篾当火宝,番薯米当粮草”也成了昨天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当灿烂和煦的阳光普照屏山之南时,山灵终于有幸,从湮没走向开放。鸳鸯溪、白水洋揭开面纱,一举成名,先后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荣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鸳鸯之乡”、“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紧接着又摘取“世界地质公园”桂冠。鸳鸯溪、白水洋走出屏南,走向世界,一路辉煌。 屏山之南,历史厚重。据出土文物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屏南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从西晋“五胡之乱”开始,几度“衣冠南渡”,数以万计的中原移民在这里安家落户,带来了先进技术与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屏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唐朝后期,制陶、冶炼、酿造等技术发展到顶峰状态,孩窑陶瓷出口到琉球、日本等地。北宋至明末,境内五大银矿相继开采,是中央皇朝国库银原料的供应地之一。考溪出产的土靛享誉江南各省,成为苏杭织造商的首选染料。造桥技术也在闽中首屈一指,尤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著称于世,在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代表地域文化成就的莫过于当地的剧种。明中叶以来,屏山之南有一百多个村庄创办剧社戏班,山乡梨园繁花似锦,至今流传下七个剧种,其中四平戏、平讲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屏南因此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戏曲)之乡”。 屏山之南,地灵人杰。在建县的两百多年历史中,涌现出四大书乡,科举人士多达六百余人。弦诵之声,盈盈于耳。这里尚武之风,源远流长,高手辈出,仅清代武考中举人者十四名,武进士两名。其中武进士甘国宝两度戍台担任挂印总兵,官至广东、福建提督,为保卫东南海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他颇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被编成闽剧、歌仔戏,并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两百多年来,在海峡两岸舞台上熠熠生辉。 屏山之南不仅仅有奇异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人文积淀,更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片灵秀神奇的土地,曾经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范式人、阮英平等指挥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对峙疆场、浴血奋战、英勇斗争、谱写光辉历史的土地,也是满怀激情的屏南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积极配合革命武装,不怕牺牲、顽强斗争,创建苏区写就壮丽诗篇的土地。 屏山之南,还是新四军六团的诞生地。“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危在旦夕的历史时刻,闽东红军独立师一千三百八十多名将士集结这里,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朔风烈烈,战旗飞扬。“送郎参军打日寇,拥军支前当模范。”在屏山之南、棠口溪畔,演绎着一幕幕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故事。 这些人物和故事,已然成为屏南历史年轮的脉络,潜藏在寻常巷陌的老屋中,潜藏在廊桥古道上,成为永远飘扬在屏南人民心中的旗帜。 ……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