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植研究

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植研究

¥28.2 (7.4折) ?
1星价 ¥28.2
2星价¥28.2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1239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1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307123922 ; 978-7-307-12392-2

本书特色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自我认识,具体表现为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等内容。现代民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公民如何以自我的主体身份参与到国家的运行管理中。其中,公民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和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形塑功能,对制度的有效运行、决策的有力执行和政治社会化的有序推进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协商民主这一现代民主与政治参与的重要模式而言,成熟的公民意识是协商民主成长发展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对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培植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也是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与重要途径,是通过建立健全表达自由的保障制度、选举制度与自治制度等相关制度,不断树立和提升全体公民的公民意识。

内容简介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自我认识,具体表现为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等内容。现代民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公民如何以自我的主体身份参与到国家的运行管理中。其中,公民意识的内在驱动力和对政治生态环境的形塑功能,对制度的有效运行、决策的有力执行和政治社会化的有序推进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协商民主这一现代民主与政治参与的重要模式而言,成熟的公民意识是协商民主成长发展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对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培植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也是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与重要途径,是通过建立健全表达自由的保障制度、选举制度与自治制度等相关制度,不断树立和提升全体公民的公民意识。

目录

导论
  一、公民意识是什么
  二、公民意识的功能
  三、公民意识的培育
**章 公民意识基础理论
 **节 公民意识基础概述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
  二、公民意识的结构与内涵
  三、公民意识的特征
  四、公民意识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公民意识的产生基础
  一、公民意识的文化基础
  二、公民意识的社会基础
  三、公民意识的经济基础
  四、公民意识的制度基础
 第三节 公民意识的价值
  一、公民意识与自我认同
  二、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
  三、公民意识与宪法政治
第二章 中国公民意识在清末民初的发展及启发
 **节 清末民初中国公民意识萌发的主要动因
  一、从开眼看世界到西风东渐——迫于民族生存发展的
  客观要求
  二、传统士人阶层的瓦解和新知识分子的产生
  三、城市的发展为中国公民意识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
  社会条件
 第二节 清末民初公民意识发展演变的特点
  一、国民奴性之批判及国民性探讨
  二、新民观的出现及反思
  三、权利观念的发展及嬗变
  四、新文化时期及五四运动的新思潮
 第三节 清末民初公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封建小农经济的束缚
  二、儒教伦理道德的长期浸淫
  三、臣民文化的深刻影响
  四、政治参与匮乏及其思想传播的不足
 第四节 清末民初公民意识发展的启示
  一、中国公民意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公民意识发展的启发及解决之道
第三章 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
 **节 政治参与与民主政治
  一、政治参与的内涵
  二、政治参与的重要价值:民主政治的生长点
 第二节 作为政治参与心理基础的公民意识
  一、政治认同、政治参与与公民意识
  二、公民意识对政治参与的促进
 第三节 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的推动
  一、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
  二、作为政治社会化方式的政治参与
  三、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的促进
第四章 公民意识与协商民主
 **节 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二、协商民主的基本流派
  三、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
  四、协商民主对于公民意识培植的意义
 第二节 公民意识对协商民主的促进
  一、主体意识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原动力
  二、权利意识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助动力
  三、民主意识是协商民主发展的推动力
  四、责任意识是协商民主发展的保障力
 第三节 协商民主实践对公民意识的培养
  一、我国公民参与协商民主的现状
  二、在协商民主的灵活程序中培养公民意识
  三、在协商民主的主持人制度运行中培育公民意识
  四、协商民主达成的良好效果激发公民意识
第五章 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节 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公民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西方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
 第二节 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家庭是公民教育的培养源头
  二、学校是公民教育的培养基础
  三、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培养摇篮
 第三节 公民教育与民主实践
  一、惟教育论的误区
  二、权利意识教育与民主实践
  三、义务意识教育与民主实践
第六章 公民意识与制度构建
 **节 “三位一体”的公民意识培植制度
  一、作为公民意识培植制度的家庭
  二、作为公民意识培植制度的学校
  三、作为公民意识培植制度的社会
 第二节 作为公民意识培养机制的表达制度
  一、公民意识在言论自由中培植
  二、公民意识在出版自由中培植
  三、公民意识在结社自由中培植
  四、公民意识在集会游行中培植
 第三节 作为公民意识培养机制的基层自治制度
  一、公民参与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的现状
  二、完善基层自治制度——为公民参与创造条件
  三、在基层自治的实践中提升公民意识
 第四节 作为公民意识培养机制的选举制度
  一、我国选举的状况
  二、公民意识对选举的影响及意义
  三、完善选举制度,在选举活动中锻造公民意识
  四、通过选举促进公民对国家的认同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