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8296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14-10-01
- 条形码:9787508296531 ; 978-7-5082-9653-1
内容简介
泥鳅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具有特别的风味和保健功能。发展泥鳅养殖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民增收增效能力、拓展农村致富途径的一种有效方式。《泥鳅实用养殖技术问答》在简要介绍泥鳅生物学特性的同时,重点介绍了泥鳅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养殖技术,包括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池塘套养技术、网箱养殖技术、微流水养殖技术及其他养殖技术等。另外,还介绍了泥鳅的饲料、泥鳅的繁殖技术、泥鳅苗种培育技术、泥鳅的捕捞与运输、泥鳅疾病防治技术等。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实用,适合全国各地泥鳅养殖区的养殖户参考,亦可供水产养殖单位技术人员、各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二、泥鳅的池塘养殖技术
三、泥鳅的池塘套养技术
四、泥鳅的网箱养殖技术
五、泥鳅的微流水养殖技术
六、泥鳅的其他养殖技术
七、泥鳅的饮料
八、泥鳅的繁殖技术
九、泥鳅的苗种培育技术
十、泥鳅的捕捞与运输
十一、泥鳅疾病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节选
《泥鳅实用养殖技术问答》: 91.在泥鳅养殖时,如何调整生物施肥量? 首先是根据池塘情况调整施肥量。淤泥过厚,应减少施肥量并配合使用底质改良剂。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池塘,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新池可适当增加施基肥和追肥的数量。 其次是根据季节和天气调整施肥量。3~5月份时,水温较低,泥鳅摄食量较少,水中营养物质易缺乏,可适当增加施肥量;6~9月份时,混养池的投饵量大,水质已较肥,可不施追肥或少施追肥;9月份后,天气转凉,水质变淡,可酌情增加施肥量。 92.如何培植鳅池里的有益微生物种群? 培植有益微生物种群,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消除健康养殖隐患,还可将塘底有机物和生物尸体通过生物降解转化成藻类、水草所需的营养盐类,为肥水培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解毒3~5小时后,就可以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水底双改、底改灵、底改王等药物按使用说明全池泼洒,目的是快速培植有益微生物种群,用来分解消毒杀死的各种生物尸体,避免二次污染,消除病原隐患。 ……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常见树木图鉴
¥16.3¥48.0 -
马蹄实用栽培和加工技术
¥14.4¥32.8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1.4¥26.0 -
中国古代农业
¥10.3¥25.0 -
禽病鉴别诊断与防治-(第2版 )
¥4.8¥11.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9¥10.0 -
玉米生产技术大全(第二版)
¥49.8¥8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农业推广
¥41.1¥68.0 -
药食同源中药材实用栽培技术
¥31.8¥54.0 -
现代糯高粱绿色生产技术
¥34.6¥60.0 -
土壤农化分析 第三版
¥37.3¥5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高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32.5¥45.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7.6¥45.0 -
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22.0¥35.0 -
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22.0¥35.0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
¥44.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