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新腔重弹旧调的余响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080522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108052278 ; 978-7-108-05227-8
本书特色
正如副题“译与作之间的蹀躞”所示,作者自谦留下了一些文字,“形成自己在‘译’与‘作’之间徘徊的学术态势”,其实这是颇能体现卫茂平教授文学评论思想和理念的合璧之作,包括介绍德国文学和文坛万象的**辑;论述德中文学关系的第二辑;以及作者为译著所作的前言和后记等短章(编为第三辑)。 作者虽然是大学的外语教授,但其汉语功底深厚、老到,致力于“在汉语语境中追求思想与文字的和谐”。由此特点落实为这部“好看、耐看”的文学评论集:文风的自然流畅文雅与思想的精准锐利深刻并存。
内容简介
午夜又是无声的天下,静谧能被聆听?也许只有像尼采那样具有诗人秉性的哲人和对声音无比敏感的音乐家才能做到。从深处着想,也许唯有寂静才提供聆听的可能,因为被聆听的,其实是自己灵魂深处的独语。
目录
相关资料
★美不是别的什么,而是现象中的自由。席勒奔向了自由,但是,在他以后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微薄的收入、沉重的债务、染病的身体,并未让他真正享受生活的自由。自由,是席勒生命的一种迫切要求,也是贯穿他一生创作的基本主题。
——卫茂平
作者简介
卫茂平,上海人,1986年赴德国留学,1989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底底回国任教,1944年至1996年为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著作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将”以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将”,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近现代文学、中德文学关系史。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