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转型期的两栖人现象及其治理

包邮社会转型期的两栖人现象及其治理

¥29.0 (6.4折) ?
1星价 ¥29.0
2星价¥29.0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31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16143148 ; 978-7-5161-4314-8

本书特色

《社会转型期的两栖人现象及其治理》中的“两栖人”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因身份属性与职业角色不统一而产生的兼跨两个阶层或同时具有体制内和体制外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两栖人”从社会分化中产生却因制度制约不断反复呈现出延绵不绝和不断变换表现形态的趋势,是为“两栖人”现象。上个世纪80年代“两栖人”产生伊始,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界就已经开始关注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对其有所涉及;但真正对两栖人做针对性和系统性分析的研究则很匮乏。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两栖人”现象并没有随改革的深入和政策的重大变化而消失,反而出现“消亡”与“反复”并存的趋势,成为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政治问题。本书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归纳转型期的“两栖人”现象,深入研究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体制根源和生存、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的治理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两栖人”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因身份属性与职业角色不统一而产生的兼跨两个阶层或同时具有体制内和体制外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两栖人”从社会分化中产生却因制度制约不断反复呈现出延绵不绝和不断变换表现形态的趋势,是为“两栖人”现象。上个世纪80年代“两栖人”产生伊始,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界就已经开始关注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对其有所涉及;但真正对两栖人做针对性和系统性分析的研究则很匮乏。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两栖人”现象并没有随改革的深入和政策的重大变化而消失,反而出现“消亡”与“反复”并存的趋势,成为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政治问题。本书从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归纳转型期的“两栖人”现象,深入研究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体制根源和生存、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的治理路径。

目录

**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两栖人”相关概念
  三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四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思路创新和研究限度
第二章  “从身份到契约”: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
  一  “身份”与“契约”:人身性依附与人格独立
  二  传统的身份制社会结构
  三  绅商: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两栖”阶层
  四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准身份”社会结构
  五  社会转型动力:经济体制转轨和政治发展
  六  “从身份到契约”:改革以来的社会结构分化
第三章  “身份”+“契约”:转型期的“两栖人”现象
  一  两栖人基本概念
  二  “两栖人”现象及类型比较
  三  改革初期的“两栖人”现象
  四  改革初期“两栖人”现象的特征
  五  21世纪“两栖人”现象的变化
  六  21世纪“两栖人”现象的新特征
第四章  转型期“两栖人”生存、演进的内在逻辑
  一  契约机制下社会资源配置模式转变
  二  资源配置转变带来社会结构分化
  三  “准身份”制度下的再分配资源配置模式维系
  四  “两栖人”:在冲突与妥协中寻求利益*大化
  五  “二元结构”下“两栖人”现象的延续
  六  制度路径依赖下“两栖人”现象的演变
  七  权力资本化:官商两栖人背后的深层利益因素
第五章  “两栖人”现象的社会、政治影响
  一  改革初期两栖人对社会转型的积极作用
  二  “两栖人”现象长期存在对改革全局的消极影响
  三  “两栖人”现象对社会结构有机整合的消极影响
  四  官商两栖人对政治结构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六章  “两栖人”现象的治理:“去身份化”和促进社会合理分化
  一  推进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合理互动
  二  加快农工两栖人的“去身份化”
  三  削弱官商两栖人的身份空间
  四  促进社会合理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娟,女,1981年9月生,河南南阳人,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市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公共服务分类供给的机制建设与路径完善研究》,参与和完成国家级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教学与研究》、《云南社会科学》、《理论与改革》、《安徽大学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服务型政府建设规律研究》等著作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