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日本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问题研究

日本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问题研究

1星价 ¥25.2 (6.0折)
2星价¥25.2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48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010144801 ; 978-7-01-014480-1

本书特色

《日本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问题研究》由李建民著,本书的**章研究战略文化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包括战略文化的定义与功能、日本战略文化的内涵,并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与社会文化、经济因素、武士社会与军事组织、战略文化的社会化、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日本战略文化的影响因素。第二章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日本战略文化的构成与表现形式归纳为10个方面,分别是等级秩序观念、集团主义意识、实用主义思维、危机意识强烈、对自主性的强烈追求、珍惜荣誉与名誉、平等与扩张意识、吸收、学习与模仿、与强者结盟、易变性。第三章重点研究“普通国家”的内涵,包括非“普通国家”的形成与“吉田主义”、“普通国家”的真实内涵、关于“普通国家”的几个理论问题等内容。第四章从实力主义、现实主义、等级与威望、不安心理等角度分析了日本“普通国家化”战略形成的战略文化渊源。   第五章从防卫政策调整与历史认识、经济与技术自主性、联合国外交与国际贡献、日美同盟与日本大国化等角度分析了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实践之间的联系。

内容简介

**章研究战略文化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包括战略文化的定义与功能、日本战略文化的内涵,并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与社会文化、经济因素、武士社会与军事组织、战略文化的社会化、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日本战略文化的影响因素。第二章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日本战略文化的构成与表现形式归纳为10个方面,分别是等级秩序观念、集团主义意识、实用主义思维、危机意识强烈、对自主性的强烈追求、珍惜荣誉与名誉、平等与扩张意识、吸收、学习与模仿、与强者结盟、易变性。第三章重点研究“普通国家”的内涵,包括非“普通国家”的形成与“吉田主义”、“普通国家”的真实内涵、关于“普通国家”的几个理论问题等内容。第四章从实力主义、现实主义、等级与威望、不安心理等角度分析了日本“普通国家化”战略形成的战略文化渊源。第五章从防卫政策调整与历史认识、经济与技术自主性、联合国外交与国际贡献、日美同盟与日本大国化等角度分析了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实践之间的联系。

目录

引言  问题的缘起
  一、战略文化研究是适应国际关系研究范式转换的必然选择
  二、战略文化研究是了解日本政治发展的需要
  三、“普通国家”与战略文化是分析日本对外政策演化与中日关系发展的合适坐标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五、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歧义分析与方法论选择
**章  日本战略文化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一、战略文化的定义与功能
  二、日本战略文化的内涵
  三、日本战略文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日本战略文化的构成与表现形式
  一、等级秩序观念
  二、集团主义意识
  三、实用主义思维
  四、危机意识强烈
  五、对自主性的强烈追求
  六、珍惜荣誉与名誉
  七、平等与扩张意识
  八、吸收、学习、模仿
  九、与强者结盟
  十、易变性
第三章  “普通国家”的内涵
  一、非“普通国家”与“吉田主义”
  二、“普通国家”的真实内涵
  三、关于“普通国家”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四章  “普通国家”提出的战略文化渊源
  一、实力主义
  二、现实主义
  三、等级与威望
  四、不安心理
第五章  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的实践
  一、防卫政策调整与历史认识
  二、经济与技术自主性
  三、联合国外交与国际贡献
  四、日美同盟与日本大国化
结语  战略文化与“普通国家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建民,男,1969年6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市。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现在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经济学、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日本政治与中日关系等。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70多篇,其中16篇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冷战结束后日本的“普通国家化”与中日关系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冷战后的中日关系史(1989-2005)》(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等学术著作4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