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

包邮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

¥13.2 (2.9折) ?
1星价 ¥18.9
2星价¥18.9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4362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2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45436273 ; 978-7-5454-3627-3

本书特色

中国6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工业化。工业发展贡献给中国的不仅是国富民强的物质现实,而且是思想解放、科学理性、开拓创新的精神财富。 《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金碚长期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精心力作。全书史论结合,上篇回顾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轨迹,阐述了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分工,使我国通过65年的工业化进程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下篇从创造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倡导工业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工业尤其制造业,成为了支撑庞大经济社会的躯体,是大国之“筋骨”。而我们新中国成立65年的历史,正是一部工业化的创业奋进史。只有具备了工业之筋骨,才能雄踞于世界大国之间,确保国家安全、民生福祉和民族昌盛。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整个世界的国家关系。《大国筋骨——中国工业化65年历程与思考》一书总结成功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道路、模式以及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阅读参考,对制定相关政策的政府部门也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帮助相关领导干部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经济形势,研究和解决本地区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实际工作、探索客观规律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目录

  上篇  峥嵘历程

1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挣脱思想禁锢的解放历程

二、领先全局的工业改革开放

三、工业发展支撑中国梦

四、中国工业化65年的经验与启示

 

2  告别短缺经济

一、从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

二、从成本竞争到质量、服务、创新竞争

三、缺资金还是低效率

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历史演变

五、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六、政府工业政策的调整

 

3  走过20世纪的“血拼”年代

一、工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二、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

三、竞争才有竞争力

 

4  全球化是勇者的游戏

一、勇敢参与供给分工和国际竞争

二、融入全球化才有强国之机会

三、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组织

四、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五、wto规则下的中国工业

六、中国工业的“物美价廉”现象

七、开放条件下的地区经济关系

八、wto规则对政府的挑战

 

5  模仿、创新与高科技

一、中国工业化的技术来源

二、劳动资源与技术选择

三、高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四、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路径

五、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6章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工业

一、全方位开放的大国工业化进程

二、以加工优势启动的加速工业化

三、国际分工和竞争态势的变化

四、探索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7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一、工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技术路线转换

三、现代工业经济体系的发展

四、企业战略转移

五、寻求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

六、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8  稳中求进新常态

一、工业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

二、复原工业本性,实现健康发展

三、转型过程何以为“稳”

四、深化改革才能顺应稳中求进新常态

 

 

思考年代

9  资源创造与资源约束   

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技术路线

二、世界工业化的资源路径

三、中国工业化资源路线的主要特点

四、资源供求的经济学性质

五、资源产业的垄断性及其影响

六、资源约束下的工业发展

 

10  保护环境是否影响竞争力

一、工业化时期的环境问题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三、资源环境管制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条件

四、资源环境管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11  工业的使命和价值

一、工业是人类发展的翅膀 

二、工业化从“丛林”走向文明

三、工业转型体现了工业的创新本性

四、超越工具理性,实现价值理性

五、信息化、智能化是工业发展的逻辑必然

六、结语

 

12  工业文明是现代产业体系之魄

一、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轨迹和当代趋势

二、中国崛起成为加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巨大引擘

三、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经济结构变化趋势

四、中国走向工业强国的艰巨前程

五、实体经济是工业文明的坚实基础

 

13  何为“民生”

一、完善市场经济假设条件下的民生

二、分配不平等条件下的民生

三、基本需要民生产品的普遍工业

四、民生产品的提供者: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

五、民生谁做主:政府安排还是居民自主

六、民生的物质基础与幸福实质

七、民生的社会价值观

八、结语

 

14  工业发展的区域态势   

一、工业化进程的不平衡性

二、加快腹地经济发展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产业发展的区域新常态

五、产业竞争力与区域价值

 

15  工业是“解放”之源

一、改革开放起点:承认追求个体财富的正当性

二、市场经济模式:经纪人行为的社会福利意义

三、融入全球经济:财富创造的机制变革

四、创造财富文明:刚刚开始的民族复兴历史

五、工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16  工业化意志不可动摇

一、如何看待世界之“大”

二、客观认识中国工业的整体素质

三、工业是精神财富创造的实践力量

四、以坚定的工业化意志打造大国筋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兼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China Economist (期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工业化与发展经济学、企业理论与实践等。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对策研究特等奖等20多项国家级和部级优秀成果奖及多项个人荣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