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677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09767726 ; 978-7-5097-6772-6
本书特色
与当代文学的其他领域相比,1978年以后中国新诗展现的艺术构成的丰富性与写作实践的多重可能性令人兴奋,但它所包含的种种歧义与无序状态也令人困惑。与此相应,当代诗学以其复杂的观念内涵与强大的生产能力,丰富了人们的思想空间与实践场域,但也往往对于真实情形形成遮蔽与混淆。本书重点在于对当代诗学的观念构成进行清理,对其生成机制进行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观念情境的还原与其历史构成的复杂性进行揭示。
内容简介
与当代文学的其他领域相比,1978年以后中国新诗展现的艺术构成的丰富性与写作实践的多重可能性令人兴奋,但它所包含的种种歧义与无序状态也令人困惑。与此相应,当代诗学以其复杂的观念内涵与强大的生产能力,丰富了人们的思想空间与实践场域,但也往往对于真实情形形成遮蔽与混淆。本书重点在于对当代诗学的观念构成进行清理,对其生成机制进行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观念情境的还原与其历史构成的复杂性进行揭示。
目录
导论 观念空间的立体展开
**编 “历史”与“美学”的纠葛
**章 诗意与激情中的历史意识
**节 “五四传统”与“百年诗歌”:历史知识的个人谱系与参照坐标
第二节 “断裂”与“倾斜”:对于历史真实的诗性把握
第三节 忧患意识与乐观精神的辩证统一:历史意识的整体基调
第四节 从“崛起”到“隐匿”:生命沉潜中的历史反思
第五节 洞穿历史的知识奇观
第二章 价值原则的历史生成与诗学观念的审美重构
**节 “同一的主-客体”之下的价值建构
第二节 作为中介的“诗歌心理学”
第三节 向着诗歌本体结构的观念倾斜
第四节 古典诗美观念的“现代”价值实现
第三章 “主体性”精神与全方位的诗学开拓
**节 “主体性”精神与“艺术伦理”的自觉承担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在诗学理论建构中的贯彻
第三节 “主体性”原则在诗歌批评开展中的贯彻
第四节 诗学视野的全方位拓展
第二编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错综
第四章 后现代面孔下的现代性变革
**节 消解权力的“民间”立场
第二节 激进的文化批判与偏至的“语言诗学”
第三节 历史缺场中的“行为主义”诗学
第五章 历史意识的再生与诗学观念的现代性重构
**节 艺术自身的历史与“个体诗学”
第二节 文本现实的历史转换
第三节 向历史跌落中的“自我意识”
第四节 现代性历史观念认同下的“写作主义”
第六章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中的诗学观念
**节 诗歌本体的生命构成
第二节 非诗处境中的诗歌精神
第三节 写作姿态的本体性变迁
第四节 沟通传统的“转喻”诗学
第三编 “传统”与“当下”的融合
第七章 新诗“传统”话语与传统的当下展开
**节 新诗“传统”的话语谱系与当代论争
第二节 “诗体”观念的超越与诗歌文化品性的重建
第三节 “诗歌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精神原型
第八章 古典境界的现代生长
**节 “无言独化”的真实世界与东方诗性的真理观念
第二节 语言的通明与意义的解放
第三节 生命的还原与诗境的整合
第四节 学科规训的诗性改写与文化灵魂的本真呈现
第九章 古典与后现代的精神会通
**节 从现代主义出发:诗思的解放和对于中国古典传统的重新发现
第二节 “无”的发现与“时间”重构:诗歌本体之思的会通
第三节 “人”的自由与“类”的主体:诗歌主体观的会通
第四节 “言”的超脱与意义“经验”:诗歌语言论的会通
第五节 意义对流与诗性综合:走向“诗歌人类学”的诗学范型
第四编 “本体”与“他性”的映照
第十章 历史背影中的理性探究(上)
**节 诗歌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向度
第二节 全面、辩证、历史的理论态度
第三节 理论和历史的相互阐释
第四节 变革时代的“变”的艺术
第五节 诗歌的“美学”执着
第六节 新诗理论的古典镜像
第十一章 历史背影中的理性探究(下)
**节 诗史观念的“现代”还原
第二节 “解诗学”立场的诗歌史研究
第三节 反思历史的诗歌尺度
第四节 “隔岸观诗”的史论建构
第十二章 “同代人”的历史通感与理论积淀
**节 “同代人”的诗歌阐释者
第二节 面向新诗本身的思想执着
第三节 生命诗意的理论承诺
第四节 向历史展开的诗歌想象力
第五节 “散点”和“过程”中的诗学开掘
第六节 立体化的诗歌“本体”之思
结束语 从“观念”向“学理”的积淀
参考文献
后记
**编 “历史”与“美学”的纠葛
**章 诗意与激情中的历史意识
**节 “五四传统”与“百年诗歌”:历史知识的个人谱系与参照坐标
第二节 “断裂”与“倾斜”:对于历史真实的诗性把握
第三节 忧患意识与乐观精神的辩证统一:历史意识的整体基调
第四节 从“崛起”到“隐匿”:生命沉潜中的历史反思
第五节 洞穿历史的知识奇观
第二章 价值原则的历史生成与诗学观念的审美重构
**节 “同一的主-客体”之下的价值建构
第二节 作为中介的“诗歌心理学”
第三节 向着诗歌本体结构的观念倾斜
第四节 古典诗美观念的“现代”价值实现
第三章 “主体性”精神与全方位的诗学开拓
**节 “主体性”精神与“艺术伦理”的自觉承担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在诗学理论建构中的贯彻
第三节 “主体性”原则在诗歌批评开展中的贯彻
第四节 诗学视野的全方位拓展
第二编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错综
第四章 后现代面孔下的现代性变革
**节 消解权力的“民间”立场
第二节 激进的文化批判与偏至的“语言诗学”
第三节 历史缺场中的“行为主义”诗学
第五章 历史意识的再生与诗学观念的现代性重构
**节 艺术自身的历史与“个体诗学”
第二节 文本现实的历史转换
第三节 向历史跌落中的“自我意识”
第四节 现代性历史观念认同下的“写作主义”
第六章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中的诗学观念
**节 诗歌本体的生命构成
第二节 非诗处境中的诗歌精神
第三节 写作姿态的本体性变迁
第四节 沟通传统的“转喻”诗学
第三编 “传统”与“当下”的融合
第七章 新诗“传统”话语与传统的当下展开
**节 新诗“传统”的话语谱系与当代论争
第二节 “诗体”观念的超越与诗歌文化品性的重建
第三节 “诗歌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精神原型
第八章 古典境界的现代生长
**节 “无言独化”的真实世界与东方诗性的真理观念
第二节 语言的通明与意义的解放
第三节 生命的还原与诗境的整合
第四节 学科规训的诗性改写与文化灵魂的本真呈现
第九章 古典与后现代的精神会通
**节 从现代主义出发:诗思的解放和对于中国古典传统的重新发现
第二节 “无”的发现与“时间”重构:诗歌本体之思的会通
第三节 “人”的自由与“类”的主体:诗歌主体观的会通
第四节 “言”的超脱与意义“经验”:诗歌语言论的会通
第五节 意义对流与诗性综合:走向“诗歌人类学”的诗学范型
第四编 “本体”与“他性”的映照
第十章 历史背影中的理性探究(上)
**节 诗歌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向度
第二节 全面、辩证、历史的理论态度
第三节 理论和历史的相互阐释
第四节 变革时代的“变”的艺术
第五节 诗歌的“美学”执着
第六节 新诗理论的古典镜像
第十一章 历史背影中的理性探究(下)
**节 诗史观念的“现代”还原
第二节 “解诗学”立场的诗歌史研究
第三节 反思历史的诗歌尺度
第四节 “隔岸观诗”的史论建构
第十二章 “同代人”的历史通感与理论积淀
**节 “同代人”的诗歌阐释者
第二节 面向新诗本身的思想执着
第三节 生命诗意的理论承诺
第四节 向历史展开的诗歌想象力
第五节 “散点”和“过程”中的诗学开掘
第六节 立体化的诗歌“本体”之思
结束语 从“观念”向“学理”的积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大为, (1975~),山西平遥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理论和文艺理论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她们
¥16.8¥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7.5¥49.8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2¥2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41.5¥6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5.8¥45.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4.3¥68.0 -
山月记
¥14.8¥39.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3.5¥45.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