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间-1919-1927年北京报纸副刊研究

包邮20年代北京的文化空间-1919-1927年北京报纸副刊研究

1星价 ¥35.3 (7.2折)
2星价¥35.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701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3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09770160 ; 978-7-5097-7016-0

本书特色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众声喧哗、异彩纷呈的时代,这一点在当时的报纸副刊上反映得淋漓尽致。杜威、罗素等来华讲学引发轰动,女学生苏雪林因一本白话诗集与一批“新名士”激辩,“性学博士”张竞生的爱情观引发了众多的非议和质疑,《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愤怒辞职……本书试图通过对当时报纸副刊上的热点事件的讨论,分析其政治背景、生存环境、功能转变及其作者和读者群体的构成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20年代北京文化空间的构成与流变。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众声喧哗、异彩纷呈的时代,这一点在当时的报纸副刊上反映得淋漓尽致。杜威、罗素等来华讲学引发轰动,女学生苏雪林因一本白话诗集与一批“新名士”激辩,“性学博士”张竞生的爱情观引发了众多的非议和质疑,《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愤怒辞职……本书试图通过对当时报纸副刊上的热点事件的讨论,分析其政治背景、生存环境、功能转变及其作者和读者群体的构成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20年代北京文化空间的构成与流变。

目录

导论
**章 “主义竞赛”:报纸副刊的政治背景与生存环境
  **节 《晨报副刊》与无政府主义
  第二节 《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访华潮:报纸副刊背后的文化权力之争
  **节 讲学社与访华潮
  第二节 从新闻到学术
  第三节 罗素带来的商机和失望
  第四节 文化界的权力争夺
第三章 辞职风波:报纸副刊与新文化人的聚合分化
  **节 “辞职风波”
  第二节 《晨报副刊》的改革与新文化人的聚合
  第三节 报纸副刊与文人团体的分化
第四章 “老英雄”的“赠娇寓”诗:副刊功能的转变与文化人的转向
  **节 “赠娇寓”诗事件之始末
  第二节 清官难断的三代恩怨
  第三节 客居京城的北大教授
第五章 “苏谢事件”:“正刊”与“副刊”间的青年作家之争
  **节 “苏谢事件”
  第二节 为名誉而战——青年作者的对立
  第三节 “正刊”与“副刊”之间
第六章 “子一代”的成长与反抗:副刊青年读者群的形成
  **节 20年代北京报纸副刊的青年读者
  第二节 青年读者的爱情观——由张竞生引发的讨论
  第三节 “爱读”与“必读”之间——青年读者群的形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田露,1979年生于辽宁沈阳,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主要从事近现代文艺报刊、现代文学与文化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