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的眼光-谈论新诗的一种方法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604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16160473 ; 978-7-5161-6047-3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诗的眼光--谈论新诗的一种方法》是作者荣光启继《“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之后,又一部以“现代汉诗”为题的诗论著作。如果说**部是在理论上探讨“新诗”作为一种“现代汉诗 ”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那么,本书则是以“现代汉诗”的眼光,来看待新诗的历史来源、文体特性及一些当代现象的批评实践。 在面对20世纪中国诗歌的问题时,本书力求紧紧抓住“现代”(现代人的经验)、“汉语”(现代中国的语言)、“诗歌”(一种文类特殊的形式要求)三个要素,强调“经验”、“语言”和“形式”三者之间互动及其中的诗意生成;这种方法重视诗歌的语言构成和形式特征、重视一种诗歌形态的生成(而不是成就与功用);对世间爱从经验(思想、文化、精神、生命……)等方面谈论诗歌的“诗学”,这种方法愿作为一种补充。 在理论的意义上,愿给人带来在新诗批评范式上新的认识;而在诗歌的写作与阅读的实践上,本书愿提供一些看问题的角度。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继《“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之后,又一部以“现代汉诗”为题的诗论著作。如果说**部是在理论上探讨“新诗”作为一种“现代汉诗”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那么,本书则是以“现代汉诗”的眼光,来看待新诗的历史来源、文体特性及一些当代现象的批评实践。面对20世纪中国诗歌的问题时,本书力求紧紧抓住“现代”(现代人的经验)、“汉语”(现代中国的语言)、“诗歌”(一种文类特殊的形式要求)三个要素,强调“经验”、“语言”和“形式”三者之间互动及其中的诗意生成;这种方法重视诗歌的语言构成和形式特征、重视一种诗歌形态的生成(而不是成就与功用);对世间爱从经验(思想、文化、精神、生命……)等方面谈论诗歌的“诗学”,这种方法愿作为一种补充。本书在理论的意义上,愿给人带来在新诗批评范式上新的认识;而在诗歌的写作与阅读的实践上,本书愿提供一些看问题的角度。
目录
**章 基本理论 经验、语言与形式的互动生成果效:评价新诗的“标准”
一 辨析:“标准”与“尺度”
二 当代诗歌:本体认识无“标准”
三 “现代汉诗”:对新诗的一种谈论方式
四 深度个体言说:经验的尺度
五 对“现代汉语”的自觉:语言的尺度
六 诗之本体的意识:形式的尺度
七 当下汉语诗坛的状况
八 当代汉语诗歌写作的“自由”与限度
第二章 从“新诗”到“现代汉诗”:王光明的诗歌批评之旅
一 批评的起点:“面向新诗的问题”
二 本体话语:中国现代诗的“艰难的指向”
三 批评的转型:“从基本问题出发”
四 本体反思:从“新诗”到“现代汉诗”
五 建构现代汉语诗歌的本体话语——《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之意义
第三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的互动”与新诗的发生(一):晚清诗歌的内在矛盾
一 黄遵宪的《今别离》
二 彰显矛盾的诗歌写作
三 汉语言说方式的“维新”
第四章 “经验、语言与形式的互动”与新诗的发生(二):从“白话诗”到“新诗”
一 经验对古典诗歌形式美学的冲决
二 “自古成功在尝试”
三 《女神》的独特句法
第五章 涅槃凤凰的今朝:“经验”的迷思(一)
一 对当代诗的不同评价
二 “失范”与寻求“标准”
三 季羡林评新诗
四 “单翅鸟”如何能飞?
第六章 “底层写作”与写作的“道德”:“经验”的迷思(二)
一 “打工诗歌”引发的问题
二 什么是文学的“底层”?
三 当代诗歌写作和阅读上的道德化倾向
四 什么是写作的“道德”?
第七章 女性经验与诗歌写作:关于诗人阿毛
一 “女人辞典”:“创痛的经验”
二 “午夜的诗人”:性别超越与写作焦虑(上)
三 “午夜的诗人”:性别超越与写作焦虑(下)
四 “午夜的私语”:以女性经验想象世界
第八章 从语言本身入手更新汉语言说方式:任洪渊诗的意义与问题
一 “在语言中改变世界”
二 “生命只是今天”
三 诗与“诗学”的纠缠
四 尚未“展开”的诗歌
第九章 汉语的“美声”唱法:张执浩与当代诗的语言
一 不能“终结”的“爱”
二 “美”与“苦于赞美”
三 有限个体的艰难歌唱
四 汉语在词根处的敞开
第十章 形式意识的自觉:闻一多诗歌写作的意义
一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
二 早期新诗的“形式”建设
三 “形式”产生的意味
四 “形式”意识的当下匮乏
五 汉语诗人的“形式”探索
第十一章 一个典范性的文本:闻一多《死水》集的意义
一 “困难”的写作
二 哪些“困难”?
三 如何“克服”?
四 得何“喜悦”?
第十二章 “放不下形式的问题”:新诗的重要“传统”
一 “传统”的意思
二 “新诗本身也已经是一个传统”
三 “放不下形式的问题”
四 节奏是诗歌的灵魂
五 新诗“自己的传统”之于当下的意义
第十三章 不确定的“现实”:现代汉诗写作与阅读的难度
一 “现实”:不同的理解
二 “现实”:不同的态度
三 “反诗歌”:以想象为“现实”
四 重新理解“诗和现实”的关系
第十四章 诗本体的忽略:一个当代诗命名的问题
一 “中间代”:问题的提出
二 诗歌命名的“历史”情结
三 “新”诗逻辑的推论实践
四 “非代性”和个人化的写作
五 “中生代”:一个可能的命名
第十五章 “典律”建构:沈奇的现代汉诗“诗学”
一 “诗学”:批评话语背后的忧心
二 “典律”:现代汉诗的本体想望
三 “简约”:汉语诗歌的“正根”?
四 现代汉语:能否回到古典形态?
五 “本体”探寻:在经验与形式之间
第十六章 “汉语诗学”、“中国诗学”与“现代汉诗”:新诗批评中的“本体反思”话语
一 郑敏“汉语诗学”的理论来源
二 郑敏诗学对“新诗”的启示
三 郑敏诗学带来的问题
四 叶维廉“中国诗学”的西方资源与中国本位
五 中国诗的语言策略与美学效果
六 叶维廉对“新诗”的批评与建议
七 郑敏、叶维廉诗学的共通性及问题
八 一种参照:“现代汉诗”的眼光
余论 我们如何认识新诗?
一 对新诗的理解
二 新诗的来源
三 新诗的目标
四 新诗的问题
五 新诗的未来
附录一 汉诗写作的精魂:台湾当代诗
附录二 诗能干的事: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感受性
后记
作者简介
荣光启,男,农历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廿日生于安徽省枞阳县。2005年7月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新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自由”的年代与困难的诗歌——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论》(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等;编有《〈小站〉:海子**本诗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那幸福的闪电”——海子经典短诗精选(附:海子佚诗五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等。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4ACW001)《中国诗歌通史》现代卷部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的基督徒文学”研究》(14BZW145)。2009年6-9月,为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波士顿)访问学者;2010-2011学年,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费曼项目(Freeman Fellowship Program)学者。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她们
¥15.0¥46.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5.9¥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35.0¥58.0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6.5¥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1.4¥49.8 -
遇见动物的时刻
¥17.4¥58.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8.9¥2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4¥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3.0¥4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7.6¥28.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1.8¥6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1.9¥49.8 -
山月记
¥23.0¥39.0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20.6¥42.0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6.0¥20.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