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学新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包邮人学新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53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9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010145396 ; 978-7-01-014539-6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七章。采取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的研究方法,**章追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阐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至六章,抓住几个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对当代实践有重要价值,又是学术界长期争论或研究相对薄弱的重大问题,即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权、人的自由等展开专题研究,以求深入、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定相关概念的科学内涵,做出严密的逻辑论证,建构新的理论体系。第七章,根据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针对当前思想界、理论界长期争论的若干重大问题,如以人为本问题、人权问题、人性问题、人道主义问题、异化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做出了科学回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七章。采取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的研究方法,**章追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阐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至六章,抓住几个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对当代实践有重要价值,又是学术界长期争论或研究相对薄弱的重大问题,即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权、人的自由等展开专题研究,以求深入、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确定相关概念的科学内涵,做出严密的逻辑论证,建构新的理论体系。第七章,根据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针对当前思想界、理论界长期争论的若干重大问题,如以人为本问题、人权问题、人性问题、人道主义问题、异化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做出了科学回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导论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节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学思想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学思想
  三、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历史学家们的人学思想
  四、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中的人学思想
  五、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人学思想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二、关于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的观点
 第三节新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人学思想
  一、确立人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向
  二、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三、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的基本观点
  四、创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第四节新世界观形成以后关于人的观点的发展
  一、继续深化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
  二、探索人的发展规律
  三、创建新人权观
 第五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
  一、必须把人的问题放到*重要的核心的位置
  二、始终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三、坚持以马克思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四、全面正确认识和发扬人的主体能动性
  五、坚定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六、深化科学的人性论和人的本质观
  七、把辩证法贯彻到人的发展观
  八、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新人权观
**章人的本质新论
 **节人性
  一、现实的人
  二、人的系统质的层次结构
  三、人性
  四、人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的辨析和界定
  二、创造是实践的重要特征
  三、人的本质的现实生成和历史发展
  四、人的本质“异化”
第二章人的发展新论
 **节人是真正发展的动物
  一、人是真正发展的动物
  二、人的发展的含义
  三、人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二、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人的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二、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三、人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章人的自由新论
 **节马克思之前中西方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自由观点
  一、摆脱外在束缚的自由观念
  二、自由即对自身及他物施以主宰
  三、自由与主客观世界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对自由问题的变革
  一、自由是现实人的自由
  二、人的自由的四个层面
  三、社会变革与自我完善——人获得自由的途径
 第三节马克思之后的自由理论
  一、存在主义的自由观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由理论
  三、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当代社会实践领域对自由的反思
  一、作为权利的自由
  二、作为能力的自由
  三、人类作为群体的共同自由
第四章人权新论
 **节人权的基本概念
  一、人权的内涵、类别、形态与属性
  二、人权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第二节古典人权理论
  一、古典人权理论的经济基础
  二、古典人权理论的框架结构
  三、古典人权理论的实践形式
 第三节经典作家的人权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
  二、列宁的人权理论
 第四节中国的人权理论
  一、中国人权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人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人权理论的创新成果
  四、中国人权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五章人生新论
 **节人生与人生观
  一、人生现象及特征
  二、人生观
 第二节人生观的基本问题和做人的意义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二、做人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
 第三节做人的一般路径
  一、人之初的规划
  二、树立正确的理想
  三、坚定人生信仰
  四、走好人生道路
 第四节做人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义与利的关系——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首要问题
  二、交往与友谊——人际关系问题
  三、爱情婚姻家庭——私生活问题
  四、生与死——对待生命的态度问题
第六章对几个重大争论问题的再认识
 **节确立“以人为本”基本理念
  一、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
  三、分清“以人为本”问题的理论是非
 第二节关于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
  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难点何在
  二、消除分歧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阶级的理论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探索
  一、人权概念的科学概括
  二、人权的基本原则
  三、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四、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五、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正确结合
  六、各项人权统筹兼顾、互相协调,促进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第四节关于异化与“社会主义异化论”
  一、究竟怎样认识异化这个概念
  二、究竟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三、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异化论”
 第五节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首先要明确概念,辨明“人道精神”(或“人道原则”)和“人道主义”的区别
  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志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人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基本理论研究工作。参与写作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黄楠森主编本),负责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研究》文集,主编了《人学词典》、《当代中国人权论》、《人学原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辩证唯物主义人学》等著作,发表论文200多篇。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