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全2册)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全2册)

应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美日印四国软实力进行比较,对我国的软实力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

¥35.2 (3.9折) ?
1星价 ¥35.2
2星价¥35.2 定价¥9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很好,不易得的老书

2021-12-11 08:16:4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976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45
  • 出版时间:2015-07-01
  • 条形码:9787010149769 ; 978-7-01-014976-9

本书特色

曹云华主编的《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审视当前软实力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考察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厘清软实力资源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在意:**,实证考察中美日印四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第二,了解当前中国软实力的现状;第三,通过中美日印四国软实力的比较,对我国的软实力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

内容简介

  《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套装上下册)》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审视当前软实力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考察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厘清软实力资源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在意:首先,实证考察中美日印四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第二,了解当前中国软实力的现状;第三,通过中美日印四国软实力的比较,对我国的软实力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远亲与近邻:中美日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套装上下册)》应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以下四个基本结论:首先,由于历史、宗教、文化传统、现实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美日印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各有相对的优势。第二,尽管近年来中国在软实力资源方面有着较大的投入,但由于参与主体的太过单一,软实力资源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中国实际软实力的增长非常有限;目前仍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在该区域的软实力。第三,四国在经济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外交软实力、政治与制度软实力等不同领域的排名是有很大差别的。第四,就东南亚的国别情况而言,四国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整体而言,美国和日本在东南亚各国中的软实力都得到较高的认可,而中国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则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印度在东南亚各国的软实力普遍较弱。

目录

前言导论 一、软实力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 二、软实力: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软实力的概念 (二)软实力的特点 (三)软实力的功能 (四)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三、软实力评估体系与研究设计 (一)软实力评估体系 (二)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基本架构上篇:国别比较**章 中美日印在印尼的软实力比较 一、印尼在地区国际政治中的“崛起” (一)稳步的经济增长 (二)高调的外交姿态 二、中美日印对印尼的软实力战略 (一)中国对印尼的软实力战略 (二)美国对印尼的软实力战略 (三)日本对印尼的软实力战略 (四)印度对印尼的软实力战略 三、中美日印对印尼软实力的效果对比 (一)中国的软实力影响 (二)美国的软实力影响 (三)日本的软实力影响 (四)印度的软实力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经济软实力 (二)人力资本软实力 (三)文化软实力 (四)外交软实力 (五)政治软实力 (六)印尼民众对中关关系的看法 (七)问卷调查中反映的族群差异第二章 中美日印在菲律宾的软实力比较 一、研究设计与统计结果 (一)研究设计 (二)受访者概况 (三)调查结果比较 (四)统计结果描述 二、美国在菲律宾的软实力及其途径 (一)对美国在菲律宾的软实力的总体评估 (二)美国如何影响菲律宾 (三)美国经验:和平队——深入民间的大使 三、中日在菲律宾的软实力比较 (一)经济软实力比较 (二)文化与人力资源软实力比较 (三)外交软实力比较 (四)政治软实力比较 (五)日本的经验和启示 四、菲律宾华人与中国软实力 (一)菲律宾华人的历史与政治立场 (二)统计结果 五、总结与思考 (一)各大国在菲律宾的软实力比较 (二)菲律宾华裔与中国对菲律宾的软实力 (三)理论思考 (四)政策建议第三章 中美日印在泰国的软实力比较 一、研究设计与统计结果 (一)研究设计 (二)统计结果 二、中美日印在泰国的经济软实力比较 三、中美日印在泰国的文化软实力比较 四、中美日印在泰国的外交软实力比较 五、中美日印在泰国的政治软实力比较 六、结论第四章 中美日印在越南的软实力比较 一、研究背景 二、方法与资料 三、越南学生对中美日印软实力的评价 (一)政治软实力 (二)外交软实力 (三)经济软实力 (四)文化软实力 四、结论与讨论第五章 中美在新加坡的软实力比较 一、研究框架 (一)构建软实力综合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软实力综合评估体系的主要架构 (三)软实力综合评估体系的应用 二、中美在新加坡的文化、经济和外交软实力定量比较 (一)中关在新加坡的文化软实力比较 (二)中关在新加坡的经济软实力比较 (三)中关在新加坡的外交软实力比较 (四)中美在新加坡的综合软实力评估 三、中美在新加坡的文化、经济和外交软实力定性研究 (一)中关在新加坡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关在新加坡的经济软实力:美新自由贸易协议与 中新自由贸易协议的比较 (三)中关在新加坡的外交软实力 四、中美在新加坡实践软实力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中关运用软实力的经验 (二)对中国的启示第六章 中印在缅甸的软实力比较 一、中印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概况 (一)中印一东南亚关系中的软实力发展 (二)中印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的比较 二、中印在缅甸软实力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在缅甸的软实力战略 (二)印度在缅甸的软实力发展 三、中印在缅甸软实力比较 四、印度的启示 (一)建立多主体、多渠道的软实力资源转化渠道 (二)在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下,应鼓励与缅甸各方接触下篇:专题研究第七章 中美在东南亚的经济软实力比较 一、由“硬”到“软”:经济实力的再定义 二、从错位竞争到针锋相对:中美对东南亚的经济战略定位 (一)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战略定位 (二)美国对东南亚的经济战略定位 三、中美在东南亚的经济软实力资源比较 (一)贸易 (二)对外直接投资 (三)对外援助 (四)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力 四、中国在东南亚经济软实力运用的局限性 (一)贸易的结构性障碍 (二)投资产业分布不平衡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缺欠 (三)对外援助绩效评估不显著 (四)经济发展模式的竞争 五、提升中国经济软实力的政策选择 (一)构筑中一关一东盟三方战略互信,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影响力 (二)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建立健全中国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机制 (三)增强统计信息的透明度,提升对外援助的有效性 (四)正确认识中国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实现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的良性互动第八章 中国在东南亚的军事软实力及其运用 一、软实力与国家安全形象 二、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象:塑造及认知的形成与变迁 三、运用军事软实力塑造中国安全形象 (一)何为军事软实力 (二)运用军事软实力塑造积极的中国安全形象 四、结论第九章 越南留学生眼中的大国国家形象 一、软实力的界定和评估 二、调查对象概况 三、越南在滇留学生对中美日印四国软实力评估的分析 (一)经济软实力 (二)文化软实力 (三)外交软实力 (四)制度与政治软实力 四、越南在滇留学生对中美日印软实力的评估结果 五、启示与建议 (一)在滇越南留学生对关日在越软实力有较高认同 (二)越南民间对华仍存在较大疑虑 (三)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在越南的影响力增强,但硬伤明显 (四)中国的留学生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五)在留学生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方面,既要注重 历史也要面向“当下” (六)中越互信的基础仍然薄弱 (七)少些官方行为,多些非官方推广,润物细无声第十章 印度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前景与局限 一、讨论的背景 二、全球化时代的实力观 三、印度软实力的来源 四、印度在东南亚 五、中国因素 六、印度软实力及其局限性 七、结论第十一章 多边外交与软实力:中美日印对东盟的多边外交 一、概念界定 二、中美日印对东盟多边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冷战后初期中美日印对东盟的多边外交(1990—2000年) (二)新世纪中关日印对东盟国家的多边外交(2001一) 三、中美日印对东盟国家多边外交政策的内容 (一)中国对东盟多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对东盟多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日本对东盟多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印度对东盟多边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大国对东盟多边外交与软实力的提升 (一)多边外交提升了大国的软实力 (二)制约各国的因素 五、东盟地区论坛——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一)东盟地区论坛成立的背景及运作模式 (二)中关日印参与ARF的动机比较 (三)中美日印参与ARF的积极性比较 (四)中关日印参与ARF与软实力的提升 六、结论第十二章 文化外交与软实力:中美日印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 一、文化外交政策与国家软实力 (一)文化外交的定义与特征 (二)文化外交政策对软实力的影响 二、中美日印对东南亚国家文化外交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 (二)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 (三)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 (四)印度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 三、中美日印文化外交政策的走向与评估 (一)中关日印文化外交政策走向 (二)中关日印文化外交政策评估 四、大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一)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二)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三)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四)印度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政策对其软实力的影响 五、以提升软实力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外交政策应对 (一)制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文化外交因素 (二)中国提升对东南亚国家软实力的文化外交政策应对第十三章 对外援助与软实力:冷战后中美日对东南亚的援助 一、对外援助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制约因素 二、冷战后中美日对东南亚援助的概况 (一)美国:从温柔的忽视到积极的重返 (二)日本: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三)中国:从喜忧参半到举足轻重 三、冷战后中美日的软实力角力:以对东南亚援助为例 (一)援助理念的比较 (二)重点援助区域的比较 (三)援助主体的比较 (四)援助项目的比较 四、软实力与软性援助第十四章 中国软实力战略的创新与超越 一、对中美日印在东南亚软实力的基本评价 (一)中关日印在东南亚地区的综合软实力比较 (二)中关日印软实力的国别比较 二、创新与超越:中国的软实力战略 (一)中国软实力战略的基调 (二)中国软实力资源的培育 (三)中国软实力资源的转化 (四)中国软实力的评估 (五)中国软实力与中国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对策建议 (一)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二)完善“走出去”战略 (三)改进孔子学院 (四)加强留学生工作 (五)大力推动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 (六)调整我国的东南亚政策,确立中国一东盟关系新思维 (七)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附录一 本书图目录附录二 本书表目录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