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

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

1星价 ¥50.3 (7.4折)
2星价¥50.3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598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1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301259863 ; 978-7-301-25986-3

本书特色

《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根据杨教授国家项目《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而改编,试图从法律特别是公法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农民的权利问题。   《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进行全面研究。本书从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着手,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手资料和实际案例。通过其他各种分析研究方式,调查我国农村民主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本书主要采用法学分析方法,使*后结论达到规范分析、制度分析的高度,即归结到从公法学高度高屋建瓴解决问题,为我国立法和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内容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关注社会主义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保护注弱势群体,努力从公法高度研究如何改变农民由来已久的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弱势地位,使农民真正成为权利的主体。

内容简介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关于农民权利的规定为指导,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农民的公民身份及其权利保护;(2)农民的村民身份及其权利保护;(3)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及其权利保护;(4)农民私法权利的公法保护。本书立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关照中国农村与农民权利生态现状,内容视野开阔,逻辑清楚,层次比较分明。立足于国家现行农村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参考性。

目录

**编 农民权利公法保护总论
 **章 农民概念
  **节 农民概念的历史性考察
  第二节 国外关于农民的概念
  第三节 国内学者观点
  第四节 本书所持观点
 第二章 农民地位
  **节 农民地位概述
  第二节 “危险的陷阱”——农民地位悖论
  第三节 农民地位的规范悖论:与平等原则的冲突
  第四节 农民地位的事实悖论: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
  第五节 农民地位悖论的突围
  第六节 农民的应然地位
  第七节 农民的实然地位
  第八节 中国**的弱势群体
 第三章 农民权利
  **节 农民权利的概念
  第二节 农民权利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第三节 农民权利的法律形式
  第四节 农民权利的法律渊源
  第五节 农民权利的现状及成因
 第四章 公法与农民权利
  **节 公法概念的缘起
  第二节 如何正确界定公私法
  第三节 公法内部关系解构
  第四节 农民权利与宪法
  第五节 农民权利与行政法
  第六节 农民权利与政策
第二编 农民权利公法保护各论
 第五章 农民政治参与权之保护
  **节 农民政治参与权概述
  第二节 农民政治参与不足的现状
  第三节 农民的选举权
  第四节 农民担任公职的权利
 第六章 村民自治权之保护
  **节 村民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村民自治权概述
  第三节 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
  第四节 村民自治的好典型——江苏连云港“三权分治”的探索
  第五节 为出台《村民自治法》鼓与呼
 第七章 农民结社自由之保护
  **节 结社自由简述
  第二节 农民结社自由
  第三节 我国农民自由结社的实践探索
 第八章 农民迁徙自由之保护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视角
  **节 迁徙自由概述
  第二节 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方向
 第九章 农民土地权利之保护
  **节 中国农民土地权利概况
  第二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历史演变
  第三节 农民土地权利行使实践与评价
  第四节 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保护
  第五节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设计
 第十章 农村社会保障权利之保护
  **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立法发展
  第三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第十一章 农民受教育权之保护
  **节 农民受教育权之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农民受教育权保障之现状
  第三节 我国农民受教育权保障制度的完善
第三编 农民权利公法保护展望
 第十二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演进
  **节 城镇化政策目标的法理考量
  第二节 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权利主体
  第三节 城镇化模式取向的公平正义
  第四节 转型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实冲击
  第五节 新型城镇化的行政法治保障路径
 第十三章 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构与农民权利保护
  **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治理
  第二节 农民权利公法保护是国家治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海坤,1944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曾任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和重点学科负责人、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行政法学会总干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