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精编本

包邮列子译注-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精编本

1星价 ¥11.1 (7.0折)
2星价¥11.1 定价¥15.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154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100115421 ; 978-7-100-11542-1

本书特色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列子》共八篇,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一百三十四则,如“黄帝”篇有十九则,“周穆王”篇有十一则,“说符”篇有三十则。《列子》题材广泛,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我们要学习列子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列子主张虚心求教,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追求进步。造父虚心地向泰豆氏学习驾驭,*终掌握了驾车的技巧。列子向老商氏学道,潜心学习九年,*终达到“心凝形释,骨肉都融”的境界,御风而回。颜回、子贡、子张都有胜于孔子的地方,他们却甘心拜孔子为师,一心尊重孔子,正因为孔子身上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学习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要不断地从书本、身边的人,乃至大自然中选择好的榜样,吸收其优点、效仿其良善,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列子》共八篇,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一百三十四则,如“黄帝”篇有十九则,“周穆王”篇有十一则,“说符”篇有三十则。《列子》题材广泛,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3个阅读要点◎重点体会列子领先于时代的“和谐”观念。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禽兽同人》中,原本“与人同处,与人并行”的禽兽,因为人长期改变自然的活动而“隐伏逃窜,以避患害”。而在《向氏请盗术》中,国氏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所以“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列子通过这些故事提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观点,他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应该保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对它们真诚相待,不要去破坏这种和谐的环境。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大自然,就没有现今的人类文明。人是自然环境的受益者,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限度减少个人行为对自然的破坏。
◎我们要学习列子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列子主张虚心求教,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追求进步。造父虚心地向泰豆氏学习驾驭,*终掌握了驾车的技巧。列子向老商氏学道,潜心学习九年,*终达到“心凝形释,骨肉都融”的境界,御风而回。颜回、子贡、子张都有胜于孔子的地方,他们却甘心拜孔子为师,一心尊重孔子,正因为孔子身上有值得他们学习的地方。学习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要不断地从书本、身边的人,乃至大自然中选择好的榜样,吸收其优点、效仿其良善,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学习书中所体现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是本书重点表达的一种品质。列子认为坚持是事情成功的基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他借愚公坚持不懈地搬移大山的故事告诉人们,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真正的智者正是那些有恒心、有毅力、认准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的人。多少次失败,都是因为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多少个遗憾都是因为途中的放弃。在人生奋斗之路上,如果少了“坚持”二字,那就永远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个知识要点
◎《列子》擅长用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来体现精微的哲理。本书每篇文字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既浅显易懂,又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如《齐人攫金》,短短五十多字便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讽刺了见钱眼开、利欲熏心的人。
◎文中运用了大篇幅的瑰丽的想象。文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故事描写气势宏伟,文采飞扬。如《周穆王神游》中描绘化人的宫殿“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作者通过想象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精神世界,形象传神,让人有如在眼前之感。
1个成长要点
◎《列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并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共创美好家园。列子还通过一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半途而废,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成绩。

内容简介

一、本系列丛书在总目编选上,收入中国国学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为节选,分为八篇,共八十六章。
三、本书编辑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人生有根。
四、本书相传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由许多哲理散文、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寓言组成,主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环境。
五、本书根据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和水平,选编对其成长有益的篇章,所选篇章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培养当代青少年坚持不懈、谦虚好学的品质。
六、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成长所需,先列“篇章大意”,再列“正文”“注释”“译文”,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每卷之后设置“品读思考”,全书*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以及“读后感”。
七、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青少年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作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启迪学生思辨的能力;“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则更贴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实用性、导向性;“读后感”则是把对本书的具体感悟或得到的启示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目录

天瑞
壶丘子林论生化之理
子列子论道
形动不生形而生影
人生大化
孔子游于太山
林类年且百岁
列子贵虚
杞人忧天
舜问道乎烝
向氏请盗术
黄帝
黄帝梦游华胥国
姑射神人
列子论御风之道
伯昏无人言射
商丘开投子华之门
梁鸯饲虎
津人操舟
痀偻承蜩
海上之人好沤鸟
神巫季咸
杨朱南之沛
杨朱过宋
常胜之道曰柔
禽兽同人
朝三暮四
呆若木鸡
惠盎见宋康王
周穆王
周穆王神游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
觉征梦候
古莽之国
役夫之梦,尹氏之疾
蕉鹿听讼
华子思病忘
迷罔之疾
燕人还乡
仲尼
孔子新论乐天知命
亢仓子屏耳目而视听
孔子论圣
孔子论四子
子列子好游
龙叔之疾
物不至则不反
邓析戏伯丰子
公仪伯之力
中山公子牟
尧治天下五十年
关尹喜论道
汤问
殷汤问于夏革
愚公移山
大禹迷途
南风北俗
孔子观小儿辩斗
均,天下之至理
剖胸易心
师文学琴
伯牙鼓琴
造父学御
锟铻之剑,火浣之布
力命
力命问答
季梁得病
生非贵之所能存
杨朱
杨朱论名实
杨朱曰百年人生
杨朱曰生死之道
子产相郑
孟孙阳问杨朱
杨朱曰不以一毫利物
杨朱曰治天下如运手掌
杨朱论人
杨朱论名
说符
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
列子学射
色盛者骄,力盛者奋
宋人为楮叶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
鲁施氏有二子
晋文公出会
孔子自卫反鲁
九方皋相马
歧路亡羊
杨布打狗
鲍氏之子言万物并类
疑邻窃斧
白公胜虑乱
齐人攫金
本书经典名句记忆
本书相关名言链接
读后感
感受列子的学习之道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总策划简介:
徐国静,孔子基金会全球文化大使,著名教育专家、演说家。
译注者简介:
黄建军,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魏源研究。先后在《光明日报》《山西大学学报》《北方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在中华书局出版学术专著《康熙与清初文坛》等共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课题共九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