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

包邮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

1星价 ¥31.0 (7.8折)
2星价¥31.0 定价¥3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70923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5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510709234 ; 978-7-5107-0923-4

本书特色

“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是一套讲解国学经典的普及性读本。本册《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是丛书的**本,对《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作者侯会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在书中除了介绍“十三经”的作者、由来及概貌,还选取每部经典的精华内容、核心段落,用轻松通俗的语调边读边讲。意在为读者朋友搭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本丛书的另两册《国学经典跟我读——诸子百家》和《国学经典跟我读——历史典籍》,将随后推出。 说起儒家经典,我们并不陌生:《硕鼠》《伐檀》等诗篇出自《诗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名言来自《周易》,“九州”的提法创自《尚书》,“一鼓作气”的成语源自《左传》,“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出于《论语》…… 从“五经”到“十三经”,儒家经典的家族不断扩展。这些典籍讲些什么?概貌如何、精华何在?您不妨跟随作者踏上国学观光之旅,沿着精心选定的路线,听他用平易通俗的话语为您“导游”,……当您合上书感叹“不虚此行”时,那将是对作者的**褒奖!

内容简介

★ 人人都能轻松读懂的国学入门读本,让艰涩难懂的经典不再遥不可及。 ★ 儒家经典是国学的核心内容,“读经”是研习国学的不二法门,“国学经典跟我读”带您走进国学殿堂,感受国学之美。 ★ 通俗易懂的故事,优美流畅的语言,高深枯燥的国学经典顿时变得面目可亲,人人听得懂,读得进。 ★ 对于学子来说,这是**的课外读物和补充材料;对于成人来说,阅读经典是寻根之旅,也是不断提高人文素养的终身教育、必修课。 国学是什么?简言之,是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二十四史、诗词歌赋,全都涵括在其研究范围之内。冠名“国学”,是为了跟“西学”(西洋传来的文化学术)相区别,倒不一定有对抗之意。 阅读古代经典并不容易,读者与作品相距数百年乃至两三千年,不要说文字古奥难懂,单是数量庞大,就让人望而却步。 近年来,国人逐渐认识到国学的价值,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一时间,诵读经典之声传遍神州大地。但细细看来,大多是以《三字经》《弟子规》和古诗词为主,略有涉猎《四书》中的部分篇章,因为这也是蒙学必读的经典。 不过很快就发现,我们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蒙学之后读什么?直接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仿佛不大现实:古今语言的巨大差异,专业教师的缺乏等等,都形成国学学习的障碍。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国学萌芽,缺少养分滋养,存在枯萎凋谢的可能。 有没有办法,让经典的表情变得柔和些,让佶屈聱牙的语言变得通俗入耳,让鸿篇巨制化身文化小品,使经典阅读变得有滋有味儿? 别担心,有位老教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为你讲解国学经典的核心内容,悉心解释每一个不常见的词汇,耐心标注每一个生僻的字音。让你不知不觉地走近国学、爱上国学。 在《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中,侯会老师以故事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着经典之美:《易》的超然深邃、《诗》的优美纯粹、《书》的宏深古朴、《礼》的庄重谨敬、《左传》的生动流畅、《论语》的仁厚亲切、《孟子》的雄辩畅达……但凡是读者可能有疑惑的地方,老师都会细心注释、耐心解答。 随后出版的《国学经典跟我读:诸子百家》《国学经典跟我读:历史典籍》将带领有兴趣的读者,在更广阔的国学园囿中漫游、徜徉。

目录

让我们跟国学拉拉手——“映雪堂国学讲读丛书”序 001写在《国学经典跟我读:儒家十三经》前面 005**辑 《诗经》:情歌唱彻三千年《诗三百》的作者与编者 00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003温柔敦厚,孔子“《诗》教” 005《毛诗序》:谈《诗》论文它*早 007《关雎》:中国版“少年维特之烦恼” 009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011大声唱出心中的爱 012爱情心理,形形色色 015今夕何夕,莫不静好 017《氓》:痴心女遇上负心汉 019《谷风》《葛生》:不幸女人有同悲 022“硕人”的脖颈像天牛 02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026母子之情与兄弟之爱 028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030《伐檀》别解,《硕鼠》新说 03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037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39《玄鸟》《生民》,商周史诗 041自然百科与美词总汇 044第二辑 《尚书》:历久弥新的古史档案“三坟”“五典”何处寻 048今、古文《尚书》之争 050《尧典》:不私子孙爱贤人 052《舜典》:敞开明堂的大门 054《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056谛听盘庚的声音 057《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060天听自我民听 061《牧誓》传出喊杀声 063《洪范》九畴,五行三德 065“皇极”迷梦与“作威作福” 067成王《大诰》,周公东征 069周公是怎样“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 071《无逸》:填平两代人的“代沟” 073《吕刑》的司法观念有多先进 074“疑罪从无”:比西方领先多少年 076*老的“中国地理”——《禹贡》 077《尚书》里面也有诗 079第三辑 “三礼”(上):百年人生,与礼同行繁体的“礼”字是敬神图 084《周礼》是啥时写成的 085《周礼》是一部职官大全 087大司徒是干啥的 088大司徒指导你就业 090“教育大纲”内容多 091地球是圆的,《周礼》早知道 093《考工记》:百工技艺也成“礼” 094《仪礼》十七篇讲些什么 096“冠礼”:这顶帽子不好戴 098《礼记》:不可不读,不可全读 100“敬”字当头说《曲礼》 102来而不往非礼也 104百年人生,与礼同行 106孝子当如何 107尊师敬老礼数多 109教你当个好客人 111男女有别不同席 113第四辑 “三礼”(下):婚丧礼乐,师严道尊《檀弓》中的三个小故事 116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119两千年前的环保规定 122《礼运》“大同”:“不讲礼”的时代 124退而求其次的“小康”之世 125谁说儒家轻妇女 127“共牢”“合卺”同尊卑 129“六经”遗篇有《乐记》 130《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133“大学”里的教与读 135师严道尊,善教善问 138铁匠的儿子为啥缝皮裘 139第五辑 《周易》不仅是占卜书谁创造了八卦 144八卦与计算机 145不易捉摸的“易” 147卦名与爻题 148《易传》:为《易经》插上翅膀 150给“元亨利贞”点标点 151《乾》卦里面净是龙 153当代学者解《乾》卦 155《坤》卦:马儿啊,你慢些走 156《坤》卦爻辞歧义多 15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60清华校训出《乾》《坤》 161帛书透露的秘密 163盈亏有道说《谦》卦 164谦谦君子,无往不利 166商族惨史藏《旅》卦 168《睽》卦里的“堂吉诃德” 169《贲》卦:唱着歌儿迎新人 171第六辑 《春秋》三传(上):听“故事”,品“书法”《春秋》与哈雷彗星 174《春秋》三传,风格不同 176“一字褒贬”的《春秋》“书法” 179来自《公羊传》的“大一统”观念 180宋楚议和:《公羊传》也会“讲故事” 182《左传》的故事更生动 184“假道灭虢”《穀梁》篇 186《左传》:“唇亡齿寒”警示深 189郑伯克段,《左传》名篇 190隧道之中“唱大戏” 192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 196曹刿论战,“忠”为前提 198子鱼谈兵,宋襄抱恨 199第七辑 《春秋》三传(下):征伐以礼,舌辩以理蹇叔哭师与弦高犒师 202崤之战的前前后后 204战场上的精英们 206“会说话儿”的韩厥 208“客客气气”的战争 210战场上的伦理纠结 211展僖与烛之武:谁的嘴巴更厉害 212寺人披的“君臣”论 216晏子为什么不肯死 217微管仲,吾其左衽矣 219子产外国拆墙记 220做官如同裁锦缎 221子产不毁乡校 223《左传》又是“成语词典” 225第八辑 《论语》是一部“君子手册”“四书”与《四书章句集注》 230孔子的一生 232《论语》与孔门弟子 234君子是怎样“炼”成的 236君子如何,小人怎样 238“仁”就是“爱人” 240“一以贯之”说“忠”“恕” 241“仁”跟“礼”有啥关系 243这碗饭到底给谁吃 245不迷信鬼神的孔夫子 246孔子何曾主张“以德报怨” 248孔子为啥恨“乡愿” 250朝闻道,夕死可也 251“有教无类”的伟大意义 254“因材施教”、学思并重 255一堂讨论课 257孔子是“官儿迷”吗 259苏格拉底的“老前辈” 262“民可使由之”到底啥意思 263附:《大学》、《中庸》 265“大学”之道“三纲领” 265修身当知“八条目” 267《中庸》:致中和 269“中庸”不是和稀泥 270“道不远人”,反求诸身 273“五道”“三德”,“九经”治国 274第九辑 《孟子》:浩然正气轻王侯孟子与《孟子》 280人之初,性本善 282“性善说”不那么简单 284鱼和熊掌你挑哪样 285不寻鸡犬求“放心” 287“五十步笑百步”的梁惠王 289孟子心中有幅“农家乐” 290君子为啥“远庖厨” 292得道多助说“人和” 294孟子“得罪”了朱元璋 295“用脚投票”与“出尔反尔” 297孟子也有“犟脾气” 298臣可视君如“寇雠” 299大丈夫的三条标准 301“浩然之气”是怎样养成的 303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305严师出高徒 306冷淡“官二代”,回避亲儿子 30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09“劳心者治人”有道理吗 311寓言故事寄哲思 313附:《孝经》、《尔雅》 315《孝经》:行孝从爱护自己开始 315孔子的“行孝三部曲” 316行孝勿忘“五要”“三戒” 318《尔雅》是本什么书 320百科辞书,包罗万象 321稳坐着“经书”的交椅 32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五千年》系列及《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此外尚有《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食货金瓶梅》《红楼梦贵族生活揭秘》《四书语录》等。“百家讲坛”、“超星名师讲坛”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其中《中华文学五千年》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被选入“希望书库”,并列入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在台湾,也有不止一所中学把它定为国文(即语文)搭配教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