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分
包邮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3002187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300218724 ; 978-7-300-21872-4
本书特色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 的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10版。《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第10版)》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内容简介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0版)》的第1版出版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10版。《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0版)》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8版更新了*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等问题的讨论。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0版)》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0版)》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而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此外,由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共通性,《对"伪心理学"说不(第10版)》也不失为一本精彩有趣的科学哲学类读物。
目录
相关资料
这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我们心理学家是如何去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彭凯平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心理学似乎正在成为一门显学,公众对心理学的兴趣与日俱增,然而对心理学的误解也与这种兴趣一样多。这本书阐明真正的心理学是什么样的,有正本清源之功。这本书不仅原作写得好,其中文翻译也同样精彩。 辛自强 心理学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这本书在第1版时,我已经开始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它已经出到第10版了,可见它深受几代老师及学生的喜爱。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及分辨出什么样的研究及数据才是真正科学的及可信的。为此,我不单只把它推荐给大专院校心理学系的学生作为研究方法课的教材,也强烈推荐给一般读者。 杨中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译者: 窦东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经济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 刘肖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与西蒙弗雷泽大学访问学者、中加学者。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儿童发展与教育、人格与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