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621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0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16162132 ; 978-7-5161-6213-2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相对薄弱。突出表现是:**,文献匮乏,史实舛误;第二,重新再版的现代文学作品,不向读者作任何说明,任意修改原作的现象严重;第三,不是依据史料进行客观、辩证的历史评价,学术是非有时只依靠学术以外的力量进行裁决。作者刘增杰把这一现象概括为文学生成研究中脆弱的软肋。 《发现与阐释——现代文学史料知见录》,是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对上述问题进行的学术探索。现代文学史料研究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系统。发现与阐释密不可分。发现既包括对已有史料的再阅读;又含纳对研究较少甚至长期被遮蔽史料的深入研思、再发现。 本书所设的栏目,如报刊研究与版本考释、作家书信日记研究、钩沉·重读·质疑等,都是作者开拓的研究新空间。发现是研究的基础,阐释是史料价值的呈现。只有阐释,才能够开掘出史料背后的精神,打开文献潜在的历史内容。发现史料与阐释史料的有机结合,研究才真正能够做到“回到原初”和充分发挥研究者主体性的统一,使研究品质得到整体上的提升。 史料研究怎样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研究变得鲜活生动,有血有肉,是作者向往的学术目标之一。作家访谈与学人掠影两个部分讨论的人物,他们既是史料研究家,又是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走近他们,向他们发问、请教,谛听他们有关研究得失的娓娓而谈,获得的不仅仅是史料新的“发现” ,同时也可能带来“阐释”的新视野、新角度。 本书和作者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版)是姊妹篇。不妨说,《发现与阐释》是史料的细部展示,史料学是史料研究的骨骼。
内容简介
现代文学史料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基石,本书是对自己三十五年来的史料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作初步清理,通过对既往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展示自己学术生命历程中的喜悦与苦涩,唤起特定时代、特定语境下的学术记忆。唤起记忆就是唤起责任,从而使研究接近平和理性,更具客观立场和历史眼光,本书有助于认识到不同时期文学史料发掘整理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历程。
目录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