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17277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511727787 ; 978-7-5117-2778-7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文学研究会议论文集,包括会议专题讲座实录与会议论文辑录两个部分。会议专题讲座实录部分收录了全国知名学者杨义、朝戈金、尹虎彬、李正荣、姚新勇、吴子林等专家的专题发言稿。这些优秀论文充分展现了文学研究的宏大视野,呈现了文学研究多条路径,拓展了研究范畴。 该书是一本以多重视域研究文学个案,并力图进行文学理论建构的论文集。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部关于文学研究的会议论文集,它包括会议专题讲座实录与会议论文辑录两个部分。会议专题讲座实录部分,收录了全国知名学者杨义、朝戈金、尹虎彬、李正荣、姚新勇、吴子林等专家的专题发言稿。专家专题发言稿是根据现场录音进行整理,后经过作者审阅和订正产生的,力图以原生态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另外,专家专题发言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杨义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三个学理”、 朝戈金的“从亚鲁王看史诗研究的新趋势”、 尹虎彬的“口头传统的田野采录和档案馆建设”、 白烨的“当代文情与文学批评”都是对当下学术前沿动向与趋势阐述,学术创新性较为突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会议论文辑录部分,主要收录了文学研究的优秀会议论文。这些论文,既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又能在文学的民间叙事、批评实践、理论探索、文化阐释四个方面,形成讨论热点,可谓是从多重视域开展文学研究的典范。王宪昭的“民间叙事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数据库建设的思考”、 冯文开的“传承、建构与展望——20世纪中国史诗学研究的诠释与思考”等选题具有前沿性。 该书收录的中国文学界著名学者的专题发言,充分展现了文学研究的宏大视野;而选录的优秀论文又呈现了文学研究多条路径,拓展了研究范畴。总之,该书是一本以多重视域研究文学个案,并力图进行文学理论建构的论文集。它特色鲜明且蕴含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汪文学,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分会常务理事,贵州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发现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独立撰写的学术论著9部。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随园食单
¥7.9¥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31.3¥68.0 -
到山中去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