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

1星价 ¥110.4 (8.0折)
2星价¥110.4 定价¥138.0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好书!研究经学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2019-11-20 16:56:0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094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27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101109474 ; 978-7-101-10947-4

本书特色

  回顧兩千年經畢史或禮學學史,朱熹尤其重要,一則以其元明前后五百年主導學學術之歷史意義, 二則以近兩百年來學學術界對朱熹檀畢的陌生。叶纯芳、乔秀岩编*的《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從不同角度討論朱熹禮學的特點、逐渐形成的過程以及特性、禮制舆禮學的關係等問題,同時對研究朱熹禮畢的核心文獻《儀禮經傳通解》進行版本詳考。本書内容豐富、主題明確,對朱熹禮畢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及豐富的答疑。

内容简介

朱熹是中国经学史上*具典范意义的学者。元明至清代前期,礼学以朱熹为宗;近代以来,朱熹则以哲学思想为学者所重,礼学渐被淡忘。回顾两千年经学史或礼学史,朱熹尤其重要,一则以其元明前后五百年主导学术之重要历史意义,二则以近两百多年来学术界对朱熹礼学的陌生。本书正是一部探讨朱熹礼学的论文集,共收录22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朱熹礼学的特点、朱熹礼学逐渐形成的过程以及特性、礼制与礼学的关系等问题,同时对研究朱熹礼学的核心文献《仪礼经传通解》进行版本详考。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主题明确,对朱熹礼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及丰富的启发。

目录

前言[遠眺朱熹祭禮]朱子學派禮學中的祭禮    ——對美德倫理學的啟迪江永及其禮學著作    ——兼論其於朱熹禮學的態度何謂通禮?    ——一種目錄學的分析  試論“明堂”說的漢、宋異同    ——以楊復、惠棟為例論《五禮通考》與朱子禮學之關係  [朱熹祭禮的形成]朱子及其門人编修禮書補考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對《禮記》經、傳的界定《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導言  儀禮經傳通解喪、祭禮編刊年表  楊復《祭禮》與“通禮”學術傳統    ——讀《祭禮.天神篇》札記楊復《儀禮》學初探    ——以《特牲》、《少牢》二禮章句論為中心  試論宋代之望祀兼及宋代士人對真宗封禪之見    ——以楊復《祭禮》為例《春秋》“魯郊”考朱熹、黄榦及楊復祭禮學的形成  [主要版本詳考]楊復《祭禮》校讀札記《文獻通考》引楊復《祭禮》考影印宋刊元明遞修本《儀禮經傳通解》正續编編後記嘉定南康軍刊本儀禮經傳通解之補修情況朱子《通解》引錄《儀禮》鄭注文小考 [宋代禮制舆經阜]祭及高祖    ——宋代理學家論大夫士廟數聶崇義《新定三禮圖》與宋初禮學宋代太廟中的始祖之争    ——以紹熙五年為中心從政術之争到經術之争    ——南宋紹熙五年始祖廟議再探宋代禮學中柿祭的内涵與變遷漢至宋的郊祀變遷與楊復的郊祀論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叶纯芳,台湾台北市人,1969年生,东昊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土。研究领域为经学、文献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已出版专着《孙诰让研究》、《孙谄让学研究》,合编《杨复再修仪礼经传通解续卷祭礼》、《影印宋刊元明递修本仪礼经传通解正续编》等书。 乔秀岩,原名桥本秀美,日本国人,1966年生。1994年获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专业硕土学位,1999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文学博土学位。2004年起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献学、三礼、经学,专着有《义疏学衰亡史论》和《北京读经说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