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密欧与朱丽叶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罗密欧与朱丽叶

豆瓣8.7分,曹禺先生不仅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更是中国莎士比亚协会第一任会长,对于莎士比亚的喜爱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这本书为曹禺先生钟爱,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翻译作品。

1星价 ¥12.5 (3.9折)
2星价¥12.2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9条)
ztw***(二星用户)

有塑封,但因为放了很久了,书下侧有些黄。其他都好。

2023-11-12 10:51:11
0 0
***(三星用户)

喜欢莎士比亚

2022-03-29 13:33:4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21375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3页
  • 出版时间:2015-11-01
  • 条形码:9787222137516 ; 978-7-222-13751-6

本书特色

  梵萝那城中有两大家族结下世仇,互相残杀,却在仇恨的怀抱中降生一对苦命的爱人。他们在夜晚的花园中以诗的语言互诉衷肠,又在漆黑的坟墓中品尝绝望。
  这是发生在意大利的真实事件,经过莎士比亚的妙笔,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后世的作家写出不可计数的名作,但都没有超越莎士比亚。在语言的雕琢和情节的展开上,莎士比亚是永恒的大师。
  果麦版《罗密欧与朱丽叶》采纳曹禺先生的译本,追求台词的戏剧效果和画面感。曹禺先生不仅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更是中国莎士比亚协会首任会长,对于莎士比亚的喜爱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相较其他版本,曹译版的译文能够提供更为生动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如果有“还没开始读就知道结局”的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定名列榜首。这个流传了420年的爱情悲剧早就成为人类文化的常识,但人们仍然打开这个故事,反复阅读和被感动。这就是莎士比亚。
  作为有记载的站在词汇量顶点的男人(并且亲自发明了2000个单词),莎士比亚对于文字的挑剔程度是极致的。直到今天,细细品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字,仍然是阅读这部作品的主要乐趣之一。在这一点上,同样身为戏剧家的曹禺先生有很深刻的理解。
  曹禺先生充分挖掘中文的深厚底蕴,在保留了莎士比亚无韵体文字美感的同时,也保障了人物对话生动的舞台效果,“假如莎士比亚是中国人,那么他写下的就是曹禺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独家收录莎士比亚协会原副会长、中国曹禺研究协会副会长曹树钧教授后记,披露曹禺一生只此一部的翻译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背后的故事。

目录

目录 1.序 2.**幕 3.第二幕 4.第三幕 5.第四幕 6.译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出戏的主角并不是那对众所周知的恋人,而是爱情本身。
  ――海因里希海涅
  莎士比亚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雨果
  我读他的**页,就知道此生都属于他了。读完**部,觉得自己像一个天生的盲人……有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
  ――歌德
  莎士比亚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他的作品表现出*为理想的道德。
  ――杜波罗留波夫
  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包含着整个现在、过去及未来。
  ――别林斯基
  英国人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丘吉尔
  他不止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千秋万代。
  ――本琼斯
  人类*伟大的天才之一,时代的灵魂。
  ――马克思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小镇斯特拉福德。
  7岁时在离家400米的文法学校念书,因父亲破产,未及毕业就离校谋生。做过生意,当过肉店学徒和乡村教师,18岁时与大自己8岁的农妇安妮海瑟薇结婚。
  从26岁起,莎士比亚在24年中写下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篇叙事诗。
  1616年,莎士比亚在52岁生日当天离开人世。
  为了纪念这位“人类文学圣峰上的宙斯”,4月23日被定位“世界读书日”。
  曹禺(1910-1996)
  原名万家宝,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封建官僚家庭。
  23岁创作《雷雨》,25岁创作《日出》,26岁创作《原野》。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任会长。
  一生只翻译过一部作品: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