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审美学引论

包邮审美学引论

1星价 ¥22.8 (3.4折)
2星价¥22.8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700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16170083 ; 978-7-5161-7008-3

本书特色

  除绪论之外,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 《审美学引论》蕴涵着作者潘必新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 ”说进行了商榷。

内容简介

除绪论之外,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审美的发生、审美主体、审美客体、艺术与艺术的美,对审美学的基本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本书蕴涵着作者历年来所创获的拥有独立见解的诸多科研成果,诸如对艺术美作了系统的历史考察与分析,提出并论证了“美是一种价值”,对所谓的科学美提出了质疑,对“美育即情育”说进行了商榷。

目录

绪论  一  审美活动与审美学  二  审美学学科的创立  三  康德的思考:审美学何以能够成立?  四  审美学传人中国  五  审美学的对象  六  从两种审美学体系谈到审美学研究的方法**章  审美的发生  **节  审美是人类的特权  第二节  探索审美发生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  历史上的几种审美发生论  第四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浅探(一)审美主体的孕育  第五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浅探(二)审美客体的产生及其被发现第二章  审美主体  **节  审美活动两要素  第二节  审美主体研究的历史情况  第三节  审美主体的特点  第四节  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  第五节  审美体验  第六节  审美主体的养成:美育  第七节  “美育即情育”说商榷第三章  审美客体  **节  审美客体研究的历史情况  第二节  审美客体的特征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第四节  关于所谓科学美第四章  艺术与艺术的美  **节  “没有艺术这东西”吗?  第二节  意象一一艺术的本体  第三节  成功的表现一一艺术的美  第四节  说说现代派艺术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潘必新,1939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研究班。毕业后即到中央音乐学院执教,任文艺理论和美学教研室主任。学术研究的方向是美学和艺术理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