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

1星价 ¥20.8 (5.2折)
2星价¥20.8 定价¥40.0
商品评论(4条)
ztw***(三星用户)

历史考据特点深厚,于人物刻画不够,不过就了解而言,可以知其六七神韵

2020-06-23 11:19:07
0 0
302***(三星用户)

民国奇人,一生痴迷帝王学,可悲可叹的人生历程

2020-06-21 19:56:5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47091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0cm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533470913 ; 978-7-5334-7091-3

本书特色

杨度曾主张君主立宪,与帝王学密不可分,周旋于二者之间,杨度说“非立宪不能救国,非君主不能立宪”。只是当宪政梦与帝王学发生冲突,需要他取舍之时,他往往选择后者。法治败给了人治,对权力的驯化败给了对权力的迷恋,宪政梦的光芒败给了帝王学的欲望。作者还认为杨度乃是一个书痴,其帝王学,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并无机会去驾驭帝王,更谈不上运用权术。

内容简介

本书详略有致地分析了杨度的政治生涯及其政治观念。主要內容包括: 更有湘潭王先生、少年击剑学纵横、群雄此日争追鹿、大地何年起卧龙、救世谁为华盛翁、诸君尽作国民兵六篇。

目录

一、更有湘潭王先生 二、少年击剑学纵横 三、群雄此日争追鹿 四、大地何年起卧龙 五、救世谁为华盛翁 六、诸君尽作国民兵 附录 杨度与梁启超:对一副挽联的注解 杨度与蔡锷:“公谊不妨私” 杨度晚年入党考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叙旧文丛:帝王学的迷津 杨度与近代中国》:  太史公笔下,“帝王术”后面缀以“挟持浮说”等,显然是一种否定。  帝王术历史幽远,却无明确定义。作为一种非常之术,一旦定义,反而着相,它追求的效果便是玄虚,渺渺茫茫,云山雾罩,装神弄鬼,诡秘莫测。简言之,帝王术即物色、辅佐“非常之人”,运用智慧或阴谋,助其荣登九五,成就王霸之业。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则是“帝王师”:学帝王术的人,都有成帝王师的梦想;当然帝王师未必要通帝王术,有些以帝师王佐自命的贤达,更重道统,反而对权术不屑一顾。  说到帝王师,则不难推想帝王术与知识人的关系,甚至可以断言,帝王术源于知识人。怀有政治抱负的知识人,自视为“素王”、“王者师”,正如严复书房的一副楹联所示:“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知识人之为知识人,以及其成败,皆系于此。作为知识人,他们没有力量和勇气,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天子宁有种焉?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安重荣),既然不能为帝王,只得退而求其次,作帝王师,行帝王术。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退,而是进,正体现了知识的力量与知识人的高贵,其实这是一种虚弱的自我安慰:能成帝王,何必为帝王师,反观国史,帝王师的角色,有时形同夜壶,内急则用,用罢即藏,命运从来不由自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简直不胜枚举,说来无比凄凉。  一言以蔽之,帝王术呈现的正是知识人的困境:意欲有所为,却缺乏行动力;试图让知识凌驾于权力之上,其知识却必须为权力服务,才能证成其价值,所谓学成帝王术,货卖帝王家。然而没有帝王购买,帝王术便毫无价值,形似屠龙术,由此注定了知识人在自主性与依附性之间的艰难挣扎。  古代中国,帝王术的代言人,是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与李斯、韩非这样的法家,后世为制造渊源,还扯出了鬼谷子、苟子,如奉荀子为帝王术的祖师。尽管流派有异,这些人所行的帝王术,有一共同点,即只是一种权术。  ……

作者简介

羽戈:著名青年学者、专栏作家。主要研究足球、美女、电影、中国近现代史及政治哲学。自述:文章三流,人才二流,酒品一流,其余则不人流。尝以老友之言自励:慎用玄理明世,不以大义责人。撰有:《从黄昏起飞》《穿越午夜之门》《百年孤影》《酒罢问君三语》《少年游》《岂有文章觉天下》《鹅城人物志》《不为什么而读书》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